冯德莱恩终于松了口气,强抢中企近70天后,出头鸟荷兰这次终究是认怂了,当着我们的面,荷兰罕见对我方做出让步,安世控制权收回有望,可这次,我们专门留了一个心眼,荷兰可以来相谈,但有一个要求,荷兰无论如何都要做到。
11月8日,荷兰正式表态"快将于本月内归还安世控制权",同时欧盟27国也表示,通过多方沟通,中美同意恢复向欧洲汽车行业供应安世芯片,可以说,自从9月末荷兰对安世出手以来,持续近70天的全球芯片危机终于迎来转机。

而荷兰这次滑跪认怂,与9月底强抢安世时的姿态可谓是天差地别,当时的荷兰早就产生将安世据为己有的想法,恰好美国突然释放制裁信号,让荷兰政府更加有底气对安世出手。
于是,荷兰无视安世半导体被中资收购的既定事实,直接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暂停中国籍高管的职务,同时强行接管公司,在荷兰的强硬干预下,短短几天时间,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与中国大区断了联系。
不出意外的是,荷兰的强盗举动,换来的自然是我方坚定反制,随后,欧洲多国车企因芯片断供陷入产业危机,纷纷要求荷兰给出解决办法,确保供应链能够早日恢复稳定。
怎料荷兰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想通过暂停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妄图倒逼我方在安世半导体产业技术接管等问题上做出让步。

短短一个月时间,荷兰展开了两轮攻势,大有一副与我们硬碰到底的模样,然而,距离第二轮攻势展开不到半个月,荷兰突然"迷途知返",表示愿意归还控制权,这背后的原因无非就是两项
其一就是欧洲的集体施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荷兰突然开启的强抢行动,在逻辑层面完全就站不住脚,因为,荷兰的行为,在本质上就是一场与美国合谋对付中企的"双簧戏",所以,使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险些停摆的根源就在荷兰身上。
反观我方,在接收到多国发出的停产信号后,我们立即给出解决措施,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缓解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危机,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中荷双方进一步沟通协商。

而我方早已把话挑明,想要全面恢复安世半导体相关产品出口,荷兰必须恢复原中国籍高管的职务,归还我方企业持有的安世股权,这些要求完全合理合法,所以本就理亏的荷兰,根本扛不住欧洲多国集体施压。
其二就是美国的突然抽身,要知道,荷兰之所以敢强抢安世,离不开美国给的底气,但自从中美达成贸易休战共识后,悬在美国头顶的稀土危机、大豆危机顺利解决,独留荷兰愣在原地,独自承受来自我方的反制。
再加上,荷兰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极高,其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总进口量的85%,就算是荷兰的光刻机巨头阿斯麦,手握全球独家垄断的极紫外光刻机技术,一旦陷入稀土断供危机,也照样得停工停产。

如今,连美国都在这场稀土博弈中败下阵来,更不用说荷兰了,所以,甘当出头鸟的结果已经摆在了荷兰面前,如今的美国,已经不会为荷兰的言听计从而买单,荷兰需要为自身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付出代价。
所以,在欧盟施压、美国抽身的背景下,摆在荷兰面前的只剩下两条路,要么硬扛到底,独自承受来自我方的强势反制,要么尽快给一个准信,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使全球车规级芯片供应链重回正轨。
显然,这次被我方反制砸晕的荷兰选择了第二条路,同意将安世的控制权还给中方,但面对荷兰的小算盘满满,心口不一,我们也是心知肚明,在接收到荷兰的信号后,我方毫不含糊的指出和解条件,荷方不能光说不做,还要尽快提出实质性方案并采取行动。

不难看出,我们的立场是十分明确的,这件事绝不能轻易翻篇,恢复中国籍高管的职位,归还股权是必要条件之一,荷方必须为之前的"强抢"行为向我方认错,给出完整的赔偿方案,并承诺之后不再干涉中资企业。
毕竟,荷兰既然甘当"出头鸟",就必须付出相应代价,如果我们同意将这件事一笔带过,无疑告诉其他觊觎中资利益的国家,干涉中企、侵犯权益代价并不大,那么在未来,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荷兰如今派人来谈,最好带上撤销接管令、归还股权的实质性方案,并对中企产生的经济损失作出赔偿,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打破这场必输无疑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