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访问中国时高调参观了歼-10和"枭龙",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但有意思的是,大家期待的另一款热门战机--歼-35,却在此次参观中被"忽略"了。

这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另有玄机?结合巴基斯坦当前的军事需求和地区局势,可以说,这背后大有深意。

印度扩军步伐加快,巴基斯坦如何应对?

印度最近一直在疯狂扩军,尤其是空军战斗机的采购计划,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自从去年印巴空战后,印度不仅计划增购114架法国"阵风"战斗机,还在考虑引进俄罗斯的苏-57E隐形战机。

印度想通过这些手段,直接将空军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

反观巴基斯坦,虽然国力与印度存在较大差距,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办法。

巴基斯坦目前装备的歼-10CE和"枭龙"Block 3,已经在去年印巴冲突中显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尤其是歼-10CE,凭借强悍的性能和出色的表现,成功打出了名气。

然而,面对印度未来可能装备的"阵风"和苏-57E,歼-10CE的性能还是不够看,巴基斯坦需要更强的武器装备来与之抗衡,而歼-35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扎尔达里参观歼-10和"枭龙",为何不提歼-35?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扎尔达里在参观中为何只看了歼-10和"枭龙",却没有提及歼-35?其实,这背后有着非常明确的逻辑:

  1. 政治意味浓厚,军事采购并非总统职责扎尔达里的这次参观更多是一次"象征性"访问,强调中巴双方的深厚友谊。巴基斯坦的大型军购通常由军方主导,总统很少直接参与这种事务。如果巴基斯坦真要增购歼-10CE或者敲定歼-35的采购合同,那么更可能由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巴伯尔上将出面,而不是由扎尔达里亲自操刀。
  2. 歼-35出口需时间,当前重点是稳定现有装备
    目前,巴基斯坦空军的一个中队歼-10CE已经服役,"枭龙"Block 3也在源源不断交付中。这两款战斗机足以应对现阶段的威胁。对于巴基斯坦来说,现阶段的重点是用好现有装备,而不是急于引进歼-35。
  3. 歼-35的出口对我国意义重大,需慎重推进歼-35的出口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军售项目,还涉及到我国对外军售战略的调整。当前,歼-35对我国本身的需求并不迫切,优先出口给巴基斯坦,不仅能够帮助巴基斯坦提升防御能力,还能进一步稳定南亚局势,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

总的来说,扎尔达里此次参观歼-10和"枭龙",更多是一次外交层面的象征性行动,而非真正的军购谈判。

歼-35的出口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这需要在技术、外交等多方面进行协调,短期内还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未来几年内,歼-35将成为其空军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而对于我国来说,出口歼-35不仅能够巩固中巴友谊,还将为我国军工产业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