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放话,说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已决定在战后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作为乌克兰的安全后盾,这话相当于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摊牌,挑明北约战后将驻军俄罗斯西部边境。似乎是为了回应马克龙,俄军又发起了一场地动山摇的空袭。从9月7号夜间开始,俄军发起了一场持续11个小时的空袭,基辅等多地遇袭,乌方统计称俄军这一回共发射810架无人机、4枚弹道导弹以及9枚巡航导弹,乌克兰的政府大楼首次遭遇袭击。尽管乌方宣称绝大部分的来袭武器被拦截,但俄军的袭击仍造成3人死亡,至少18人受伤。
明眼人都能感觉得到,这场空袭是俄罗斯的一次警告,之所以打击乌克兰政府大楼,就是想对基辅当局发送一个信号,那就是俄军能够打击乌克兰境内的所有目标,之前没有打击乌克兰政府大楼只是因为俄军不去打而已。结合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发言,他直言俄罗斯将把乌克兰境内,所有外国军队都视为合法打击目标,那就不难理解俄罗斯最新空袭的另一深意了,这是正面告诉西方国家,只要他们的部队进驻乌克兰,那么俄军就有能力、有意愿对其展开打击,如果不想被俄军导弹轰炸,就不要进入乌克兰境内!
说到这里,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假设欧洲拒绝让步,坚决执行在乌克兰驻军的计划,俄罗斯和北约会不会历史性地展开直接激战呢?已经有些人宣称俄军东部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和南部军区在集结兵力,准备应对进入乌克兰境内的西方军队,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已经逼近。但我们必须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和欧洲国家正面发生军事冲突的概率基本为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原因很简单,欧洲虽然希望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避免和俄军正面交火,也是欧洲一直以来的底线。马克龙的话说得很清楚,欧洲计划的是战后驻军,也就是说在俄乌达成停火协议之前,欧洲不会真的对乌克兰境内派兵,这是一切的前提。而外交政策是可以变化的,提出的方案就更不用说了,欧洲未来能否执行在乌克兰境内驻军的计划,主要得看接下来俄罗斯和西方的沟通情况,假设俄罗斯愿意作出重大让步,允许未来欧洲军队进驻乌克兰维和,那么欧洲就能执行。反之,若俄罗斯坚决不让步,那么欧洲要么支持乌克兰接着打下去,要么就放弃进驻乌克兰的计划。
最后,我们也要再次强调一点,别看俄罗斯现在摆出一副掀桌子不谈的架势,但在心底里,莫斯科是非常想结束冲突的。持续的俄乌冲突,已给俄罗斯经济造成巨大压力,再打三年的话,恐怕会动摇俄罗斯的国力根基。普京现在继续咬牙坚持,无非是想争取一个满足俄罗斯底线的和平协议,比如俄保留占领的土地、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以及北约驻军不出现在乌克兰境内。可以说,一旦乌克兰和西方的态度软化,能够在上述问题上同意俄罗斯的诉求,那么克里姆林宫将会迅速地结束冲突。但现在看来,美国虽然同情俄罗斯的立场,但乌克兰和欧洲不太想低头,这场冲突恐怕还得持续不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