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访华前,1300名对华鹰派被炒鱿鱼,对华政策或将大幅转向
正式访华之前,特朗普先解雇1300名对华鹰派,这份"投名状"能起到实际作用吗?中美关系最终将何去何从?
日前,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进联邦政府大规模减员,涉及农业部、商务部、国务院等重要国家部门与机构。马斯克与他分道扬镳后,这项裁员工作也没结束。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由现任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所执掌的美国国务院,如今也迎来一轮大裁员,首批将解雇1350多人。
这1300多人有的是鲁比奥招进来的,有的则是布林肯留下的"干将",可政治底色却大致趋同,都是对华鹰派人士。毕竟近年来两党鲜有的共识,就是在对华政策制定上不断收紧。而下令将这1300名对华鹰派炒鱿鱼的特朗普,也因此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不过大部分舆论并不是指责他对老员工"无情无义",而是批评他对华政策的转变。
在这些舆论看来,特朗普开除对华鹰派犹如给中方递上一张"投名状",更何况近期特朗普对华示好的发言实在是有点多。举例来说,在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会晤中,特朗普明确表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访华";在人工智能峰会发表演讲时,他声称中美两国"相处得很好,双边关系很棒"。外界甚至一度盛传特朗普将打破美国历史,来华参加九三阅兵,并在北京与俄总统普京见面。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外界有关特朗普可能来华参加九三阅兵的说法,直观反映出特朗普近期对华示好的行动所带来的舆论影响,这预示着特朗普或许正准备调整其对华政策,从原先"锱铢必较"式的贸易战推进至中美友好相处。而且实事求是地讲,特朗普恐怕早就为中美关系的这个发展方向埋下伏笔了。
因为自从他上任以来,白宫除了在经贸问题上对华发难外,在其他重大问题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动作:原先拜登那种拉拢盟友以遏制中国的战略方针,已经接近于被废弃,"四方安全对话"不复去年的盛况;而在台湾问题上,特朗普的态度甚至让岛内盛行起了"疑美论"。如果中美能在即将到来的贸易谈判上达成新的共识,再把关税降一降,可以说中美两国重返正常相处轨道的障碍,几乎就不剩多少了。
这种发展脉络中方自然乐见其成,但因为贸易谈判结果未定、特朗普的表态有"口惠而实不至"的可能,中方现在仍然对中美关系保持谨慎。正如王毅外长在吉隆坡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时强调的那样: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也就是说,不管特朗普解雇对华鹰派职员、屡次表达访华意愿究竟是不是"投名状",中方都将按照自己的理念谨慎客观地处理中美关系。
除去特朗普不断缓和表态之外,据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在中美两国即将在瑞典开启新一轮贸易谈判之际,一个美国企业高管组成的高级商务代表团计划在本周访华,这次行程是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组织,并由联邦快递的CEO瑞思博带团访华,包括波音、苹果、高盛、美光科技等企业的高管都会随团访问。
这也将是自特朗普启动关税战以来,美国向中国派出的最高级别的一支商业代表团,对于两国重启商业领域磋商而言是个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