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开启了中东之行,行程是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作为特朗普2.0的首次出访,美方将地点定在中东,本身就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信号。
拿第一任期的奥巴马和拜登来说,他们一个首访了加拿大,一个首访了英国,这些都是美国的核心盟友。此举反映出对于这些美国政客来说,基于意识形态的阵营对抗,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然而,特朗普却是一个异类。要给他这次的中东之行定一个主题,"交易"或许是一个贴切的词语。
在特朗普抵达本次中东之行的第一站沙特后不久,白宫就宣布,两国签下了历史上最大的军售协议,涉及金额超过1400亿美元。包括武器装备的购买、作战系统的建设、人员的培训等。
【特朗普与沙特王储举行会面】
白宫之所以强调"史上最大",显然与特朗普钟爱"大生意"有关。事实上,如果这1400多亿美元的项目全部落实下来,的确是极为惊人的。
做个对比,俄罗斯如今正在打仗,他们今年预计的军费开支也就1300多亿美元。中国今年的国防预算为1.8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500亿美元。
不难想象,见到沙特报出的数字,特朗普免不了喜笑颜开。同时,这也只是沙特承诺对美国6000亿美元投资的一部分,此外还涉及能源、科技、关键矿产等领域。
沙特是这个情况,卡塔尔和阿联酋也类似。
在特朗普启程访问中东前,卡塔尔就送给了他一架价值至少4亿美元的豪华专机,此举无疑已经预示了两国接下来的互动方向。阿联酋那边也正在与美方洽谈武器装备和芯片的购买。
【军售是特朗普此次中东之行的重点】
可以预见,特朗普这次的中东之行,的确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也就解释了特朗普为何会首访中东,对于他来说,拿到手的真金白银,比简单的"盟友"两个字更重要。他在此前也表示,与这些富裕的海湾国家达成经济协议,是他的首要任务。
显然,相比传统的美国政客,特朗普确实有不同之处。
而对于这些中东国家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排斥特朗普的这套"交易"理论。毕竟长期以来,他们本来就是在向美国等西方国家花钱买安全。
钱肯定是要花的,无非是花多花少、花给谁的问题。既然如此,不如多花钱点,把特朗普哄开心了,一些事情反而好办。在"卡舒吉"案时,特朗普维护沙特皇室的做法,就是例子。
同时,特朗普这次的中东之行,虽然只去三个国家,但涉及的事务显然不止于此。伊朗、巴以、叙利亚等方向的局势,都会被影响。
【特朗普的中东之行也牵动了伊朗局势】
先说伊朗。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博弈,美伊就伊核问题的态度有了变化。伊朗方面称,要求伊朗完全放弃核计划是不可接受的,但伊朗不排除调整铀的浓缩水平,用来与美国建立信任。
这一言论能视作伊朗态度出现一定软化。然而,收到这一信号的特朗普,却加大了施压力度,威胁如果德黑兰拒绝与美国的"交易",美国就会用制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降到零,乃至最终让国家破产。
目前暂不清楚,特朗普到底是只想通过施压,得到更有利于美国的条件,还是真的想重创伊朗。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伊朗口风变软的做法,似乎都把自身置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至于巴以,特朗普这次不打算去以色列,被外界重点关注。毕竟美以不仅是坚定盟友,特朗普本人也是以色列的铁杆支持者。
【特朗普这次没有访问以色列的计划】
他的行程安排或许意味着,为了自己与海湾国家阿拉伯国家的"大生意"不出变数,特朗普这次不打算过于接近以色列。另外,在哈马斯释放了最后一名美国人质后,特朗普给出了积极表态。
这么来看,特朗普对巴以冲突的关注度,已经出现了降低。
此外,叙利亚过渡总统朱拉尼会见特朗普一事,则标志着在后阿萨德时代,美叙关系的改变。特朗普已经下令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相对应的,朱拉尼则给出了缓和叙以关系、在大马士革建造特朗普大厦等承诺。
这再次体现了特朗普本次中东之行的"交易"主题。他不在乎领导叙利亚的是谁,只关心美国的利益能否得到满足。
整体看下来,特朗普此行其实就是在以"交易"实现美国优先的同时,尝试重塑中东格局。
在拜登执政期间、受巴以冲突等因素影响,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对于特朗普来说,与"大客户"之间的矛盾,必然是他无法接受的。
【特朗普在1.0期间向沙特王储展示美国武器】
因此,他需要亲自上门,重新建立并维系这些关系。而在这之中,经济上的关系无疑是特朗普最为重视的。
而借助强化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美国也能尝试进一步影响中东局势。以巴以为例,经过了旷日持久的战事后,哈马斯的力量已经被极大削弱,周边各国都已经相当疲惫。以色列在事实上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此时,特朗普反而不用强烈地支持以色列,只需要通过缓和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为以色列在外交上拉扯出空间。朱拉尼提到叙以关系正在缓和,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不过,特朗普如果想的是,能借此强化对中东的控制力,甚至把阿拉伯国家拉上美国那条船,结果或许会让他失望。
站在阿拉伯国家的角度,他们不介意花钱买安全,但他们未必会在政治、外交等领域做出太大的让步。基于这层判断,他们接下来是否愿意配合美国的中东乃至全球战略,也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