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2 日,日内瓦消息,美国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 145% 降至 30%,中国将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 125% 降至 10%。美国这次为何先挺不住了?
从 "对峙" 到 "合作"背后有哪些推手?
首先是 经济确实都遭到了重创。美国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的 CEO 早就在特朗普面前, 各种施压了,什么再加关税 我们将会集体裁员等等......搞得特朗普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整日开发布会 我们已经达成了合作 真假消息满天飞...... 搞成了有史以来开发布会最多的总统 全球媒体基本上热搜都是特朗普。 其次是关税再涨,美国老百姓也真的顶不住了。工业回流那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咱们这边,出口企业也被高关税压得喘不过气,双方贸易数据肉眼可见下滑。正如贝森特上个月承认的:这种情况根本不可持续。
其次是 商界集体施压 尽快谈判 。包括摩根大通 CEO 杰米・戴蒙在内的美国商界大佬,最近几周轮番呼吁 "快谈判。 毕竟,中美占全球经济总量近 40%,这些华尔街大佬每天都损失惨重。
更关键的是,早在谈判前我们就公布了4月份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对东南亚和欧洲的出货量增加,抵消了对美国的下降。
增加了多少呢?以美元计算,出口同比增长8.1% 超过了美国这边预计的的1.9%你说这美国能不慌吗?
这次大幅缩减可不是小打小闹 要知道,自从今年 4 月初特朗普对我们加征额外关税以来,双方贸易战不断升级,关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甚至被称为 "事实上的贸易禁运"。如今突然 "砍半再砍半",连华尔街都直呼 "远超预期"在这之前国际分析师们普遍预测美国最多降到 45%,结果直接跳到了 30%。
双方的表态也耐人寻味。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日内瓦简报会上直言:"我们希望贸易更平衡,双方都不想脱钩。" 我们强调:"持续磋商将解决双方在经贸领域都关心的问题。"
随之而来的就是股市暴涨 :标普500指数期货涨2.8%,纳斯达克期货涨 3.5%;香港恒生指数涨 3.4%;欧洲斯托克 600 指数早盘涨 1.2%。
各方视角:
从美国视角看,美国一方面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迫使中国开放市场,让美国产品有更多进入中国的机会。
另一方面,美国又在与盟友构建新的贸易秩序,比如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英国接受了美国对其钢铁和制药行业的严格安全要求。
美国看似在贸易问题上咄咄逼人,其实是其资本扩张模式下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
美国代表的不仅仅是自身,而是背后庞大的西方精英联盟,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有着深厚的利益纠葛和影响力。美国当前面临着增长的极限,欧盟、日本经济发展放缓,五眼联盟也增长乏力,但它仍想通过贸易手段来缓解内部矛盾,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就如同之前试图通过资本的外部掠夺和扩张来缝合内部矛盾一样。
从中国视角来看,我们有着自己的考量和底线。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的货物生产与贸易中心,有着坚实的工业化基础。
在这场贸易持久战中,外部压力反而能激发我们的潜力。美国的关税施压从内部唤醒了我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让我们更加团结,也让我们意识到科技发展、保持开放的重要性。
同时,中国也通过对印度杀虫剂征收反倾销税等行动,警告其他国家不要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利用中国作为筹码。
从全球视角来讲,当前人类发展遇到了发展模式、科技和资源三大瓶颈。美国模式虽然在过去取得了一定胜利,但如今已进入瓶颈期,人类需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以及双方在贸易持久战中的表现,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一场速胜并不能让全世界心服口服,只有通过持久战,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结合市场作用的发展模式才能充分展示其优越性和可行性,为人类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所以 这场转折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压力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