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到了,它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这个时候正处于春夏交接的一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在民间有"立夏三不做,容易兴疾祸"的说法,意思就是在立夏节气,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或者是饮食,有3件事情是不能做的,不然容易导致不顺,甚至出现祸端,后天就是立夏了,那这个3不做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古人一直告诉我们,人要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在《吕氏春秋·尽数》中就有写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这句话其实比较好理解,世间万物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有利的一面,也会带来不利的一面,聪明的人,会根据其变化来做出调整,所以精神头足,甚至可以健康长寿。那立夏,明显也是季节的一个变化,夏对应五脏中的心,此外,当下温度高,人也容易困倦,所以三不做,基本也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立夏三不做:败心火

立夏节气,心火比较旺盛,人容易受到其苦扰,比如焦躁不安,心烦不宁,这样自然容易和别人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那么就可能出现祸端,为此,立夏我们要做好败心火。

败心火,简单的理解就是吃一些降火的食物,比如说莲子、苦瓜这些的食物,就非常适合在立夏节气吃了,尤其是莲子,败心火的作用尤其显著,而且做法也简单,直接煲汤或者是炖煮都可以。

立夏二不做:久坐不动

在立夏节气,人本身就会干净到困倦,这个时候如果再久坐不动的话,不仅胃口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就连身体也会出现不适。夏天是强健体魄的好时候,我们要注意进行合适的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睡眠,而且也能让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

平时多走动走动,散散步或者是打打球,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避免长时间待在家里,久坐不动,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不适。

立夏一不做:吃鸡蛋

民间有句俗语叫你:"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也就是告诉我们,在立夏节气的时候,要多注意补充营养,如果不补充营养的话,人容易出现祸端,这个有没有道理呢?

夏天天气比较的炎热,新陈代谢比较快,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多吃一点鸡蛋,鸡蛋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能够及时的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抵抗力,这个还是很有道理的。

【食刻说】

立夏节气将至,这个三不做,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点清淡营养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吃点去心火的食物,最为关键的是,要合理的进行运动,不要在家里久坐不动,这样人会更加的精神。

老农们还总结出一条经验:立夏要是在农历四月,天气会特别闷热。

这个月份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但海洋温度还没完全升起来,容易形成闷热的天气特点。气象学上叫做"体感温度"偏高,就是感觉特别难受。

哪些人容易中招

老人是这次特殊立夏最需要注意的群体。65岁以上的老人,血管弹性减弱,体温调节能力下降。高温下容易出现中暑、血压升高等问题。医院急诊科统计,每年立夏后的一周,老年人就诊量会增加三成。

小孩也要格外当心。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出汗,补水不及时就容易脱水。传统习俗中有"斗蛋"游戏,让孩子在树荫下玩耍,既能避暑又能娱乐。这个传统其实很科学,孩子在阴凉处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避免了阳光直射。

古人还有个习俗,立夏这天给孩子胸前挂个蛋,说是能防"疰夏"。疰夏就是夏天容易出现的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现在医学解释是因为高温导致的代谢紊乱。

孕妇是另一个需要特别照顾的群体。孕期本就容易出汗,加上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更要注意防暑。中医建议孕妇减少外出次数,居室要保持通风,饮食以清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