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这事儿听起来实在揪心--韩国首尔32岁的徐某,新婚才两个月,就因为怀孕的妻子拒绝同房,将其残忍杀害。更让人震惊的是,案发后他竟像没事人一样,第二天就布置灵堂、接待吊唁,对着亲友说"她走得安详",直到警方介入,这层伪装才被揭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是2025年3月真实发生的案件。据韩国女性家族部最新统计,全国超1300万女性曾遭受亲密关系暴力,其中36.1%的人因害怕报复选择沉默。徐某的行为,正是这种暴力最极端的体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从强迫到杀人,扭曲的欲望早已埋下隐患

徐某和妻子今年1月刚结婚,起初感情不错,直到妻子怀孕。妻子因孕早期反应强烈,提出暂时不同房,徐某当即表示不满。之后的两个月里,他的行为愈发过分:趁妻子熟睡时动手动脚,在妻子流产住院期间仍在病房纠缠,甚至偷偷在她手机里安装监控。妻子不堪忍受,写下离婚协议,还跟闺蜜倾诉:"他把我当工具,医生让静养他都不管""真后悔结婚"。

3月13日晚,徐某饮酒后再次被拒,情绪失控下掐住妻子颈部致其死亡。法医鉴定显示,受害者颈部有多处淤青,指甲缝中留有徐某的皮肤组织,可见当时曾激烈反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法庭上的周旋:从否认到拖延,试图逃避罪责

被抓获后,徐某的态度多次反转:起初否认杀人,面对监控证据时改称"酒后失控",到了公审阶段又声称"妻子是意外摔倒"。

他的律师做法更引发争议,以"未选任律师""阅卷时间不足"为由,四次申请延期开庭,检方当庭指出"此举是对司法程序的不尊重"。

这一案件也暴露了韩国法律实践中的争议:尽管2013年已承认"婚内强奸"罪名,但实际案件中定罪率不足15%。专家表示,若徐某在妻子孕期存在强迫行为,已涉嫌违法,却因"夫妻关系"常被轻判。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舆论撕裂:家暴绝非"家务事"

案件曝光后,韩国网友看法不一:多数人强烈谴责徐某的行为,认为应依法严惩;但也有少数不当言论称"妻子拒绝同房是婚姻失责""不会经营婚姻才引发矛盾"。

这种分歧背后,是韩国家暴案件处理的现实困境:据韩国大法院数据,2024年家暴致死案件中,36%的受害者是孕妇,而加害者获刑5年以上的仅占7%。"夫妻间的事应从轻处理"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暴力行为。

心理学家分析,徐某的行为符合反社会人格特征--缺乏共情、无视底线、毫无悔意,其杀妻后能镇定操办丧事的表现,正是情感冷漠的典型体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事儿,从来不是"家务事"

这场悲剧戳破了一个错误观念:"夫妻之间没道理可讲"。婚姻的基础是尊重,而非"占有"或"控制"。

目前,韩国女性团体正推动两项改革:将"婚内强奸"明确纳入《刑法》条款,以及建立施暴者强制心理干预机制。正如受害者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所说:"怀孕是喜事,绝不能成为施暴的借口。"

希望这起案件能推动司法进步,让家暴不再被纵容。也想提醒所有人:感情里若出现暴力,无论多不舍,都要及时止损--你的生命安全,永远比"婚姻"二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