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于近日,开启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东方之行",这趟为期六天的中国之旅不仅标志着中澳关系的新篇章,也成为阿尔巴尼斯任内的重要外交成就。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

这位在台上执政三年的总理,正在努力修复前任留下的外交创伤,使得中澳两国关系重新走上正轨。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这段旅途的背景。众所周知,阿尔巴尼斯上一任总理,莫里森的对华政策以强硬著称,这使得中澳关系一度跌至冰点。

然而,自从阿尔巴尼斯上任以来,他便迅速采取措施扭转局势。去年12月,中国宣布取消对澳大利亚龙虾进口的限制,这只是双方修复关系的诸多举措之一,也预示着两国贸易活动的逐步回暖。

在这次访问中,阿尔巴尼斯无疑是收获颇丰。

据悉,他此行见证了中澳共同签署的一项,有关实施和审议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谅解备忘录。这份文件不仅象征着两国贸易关系的恢复,更奠定了未来双方更多合作的基础。

【阿尔巴尼斯此行收获颇丰】

要知道自2015年生效起,中澳自贸协定便成为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关键引擎。协定生效之后,两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对于澳大利亚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商业发展前景。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意味着更丰富的商品和服务选择。

借着2025年中澳自贸协定十周年纪念的节点,双方选择在这一时刻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是相当有眼光的决定。通过对协定的进一步评估,双方计划深化分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探索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可能性。

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还促进了两国产业深度融合,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中澳在经贸领域取得积极成果】

对于中国而言,阿尔巴尼斯的此次访华,以及中澳在经贸领域取得的积极成果,可以说是双边努力的结晶。中国一贯主张开放、合作和共赢,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会。

中澳皆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两国经济极具互补性,合作潜力不可限量。加强中澳经贸合作,既契合两国民众根本利益,又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然而,在这次访问中,还有一个微妙但同样重要的议题,那就是达尔文港的运营权。这个问题曾在莫里森执政期间被提及,但最终以"没有发现国安问题"了结。

尽管美国长期施压澳方收回达尔文港的运营权,但阿尔巴尼斯此次在访华行程中,对此事闭口不谈。面对ABC等西方媒体的追问,阿尔巴尼斯坚定地表示"没有必要提及"。这番回应无疑让那些期待"好消息"的人感到失望。

【阿尔巴尼斯绝口不提收回达尔文港】

在这个事件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阿尔巴尼斯政府的策略:维持现状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中国企业自2015年起便租下达尔文港,至今未被发现有任何安全隐患。

这样的背景下,澳大利亚选择不主动挑事,不仅避免与中国关系恶化,同时也可避免国内出现不必要的动荡。

当然,这个选择并不讨所有人喜欢。近年来,美国将澳大利亚视为捍卫其印太利益的重要堡垒,因此达尔文港的问题在战略上显得尤为敏感。

从拜登到特朗普,美国政府一直施压澳大利亚,希望其收回达尔文港的运营权。然而,澳大利亚国内也存在对美国不满的声音。比如,特朗普政府威胁对澳大利亚钢铁加征关税的做法,让澳方对美方的信任大打折扣。

【美国一直施压澳大利亚收回达尔文港的运营权】

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阿尔巴尼斯在中国,向中方立下了"三大保单":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不会与中国经济脱钩;支持中国担任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道主。

这些承诺显示出澳大利亚现阶段的务实立场,试图在中美两大国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若能在大国竞争中保持冷静,以务实态度看待与中国的关系,将大大有利于地区及全球的稳定。合作带来的经济红利,才是符合两国长久利益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