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问题不在于美元是否失去霸主地位,而在于何时。"英国《卫报》7月16日发表评论文章称,随着全世界对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失去信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绕过美元,转而使用本国货币进行双边贸易。世界各国都在质疑对美国有利的规则,寻求夺回货币自主权。
文章作者肯尼斯·穆罕默德(Kenneth Mohammed)是一名反腐败会计师和加勒比地区问题分析师,他曾担任过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石油销售公司首席执行官、微软公司在加勒比地区的首席财务官等职务。
穆罕默德在文章中指出,在过去80多年里,美元一直是世界储备货币。尽管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美元的特权地位却允许美国简单地通过印刷更多美元来为赤字提供资金。这造成了一种不对称:贸易伙伴必须通过出口或举债赚取美元以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美国则享受着无限流动性带来的好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警告说,这种"过度的特权"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基于美元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已变得不公正且不稳定。世界其他国家相当于以零利率借钱给美国,却要承受美元发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美国对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巨额军事援助,进一步削弱了各界对美国财政前景和美元价值的信心。美国通过印钞为军援提供资金,由此引发的通胀效应却波及那些仍与美元挂钩的发展中国家。随着通胀加剧和利率上升,资本开始回流美国以寻求更高回报,阻碍了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增长。
文章称,随着世界各国对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失去信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夺回货币自主权,以构建一个"多极货币世界"。
美元纸币 法新社
金砖国家被视为这场去美元化运动的核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主导的七国集团。例如,印度和俄罗斯现在以卢比和卢布交易石油,中国和巴西已经建立人民币和巴西雷亚尔的结算机制。
在非洲,特别是萨赫勒地区,多个国家正呼吁摆脱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这是一种与欧元挂钩并最终由法国控制的货币,被视为殖民主义的残留。布基纳法索过渡总统特拉奥雷等非洲领导人呼吁恢复货币主权政策,实现非洲的经济独立。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正讨论使用一种名为"ECO"的共同货币,文章称,这可能成为非洲去殖民化的象征,帮助非洲挑战美国和欧洲的货币主导地位。
即使是美国一些亲密的欧洲盟友,也在最近几个月表现出对美国的不信任。英国《金融时报》6月23日披露,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持续攻击以及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动荡,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政客开始呼吁将黄金储备从美国运回本国。
《卫报》的评论文章指出,欧洲政客态度的变化,与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的不可预测性及激进的关税政策有关,欧洲和美国的"跨大西洋信任"正在瓦解。如果有更多欧洲国家开始对抗美国"武器化的金融体系",可能标志着美国对欧洲货币资产的监管走向终结。
目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依然达到58%,近90%的货币兑换涉及美元,其网络效应、深厚的资本市场以及地缘政治影响力仍极具优势。但文章称,这种主导地位建立在信任之上,而这种信任正在逐渐崩塌,全球可能转向一个新的"多极货币体系"。
"问题不在于美元是否失去霸权,而在于何时失去霸权。华盛顿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它是要继续改革并分享金融秩序,还是要坚持过时的特权,直到世界在没有它的情况下继续前进,"文章写道,"世界各国正在重新掌握自身的货币主权,开始质疑长期由美国主导、对其有利的游戏规则。"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已多次批评美国将美元"武器化",利用金融制裁和贸易壁垒等手段维护其地缘政治议程。但他指出,美国不可能永远通过武力主导国际秩序。《卫报》评论文章也认为,去美元化不会对全球稳定构成威胁,这是一场关乎公平和公正的"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