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虽然环比下降,但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部分城市有所上涨。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比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9.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5.5%,比去年同期收窄19.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1.6个百分点。尤其是二手房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

"现在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在下降,房地产筑底需要一个过程,在筑底和转型阶段相关指标有所起伏波动是正常的,这也需要我们下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7月15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筑底转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受政策落地、消费季节性、二手房挂牌等、居民收入等多重因素影响,过程中有所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止跌回稳的趋势是不变的。

70城房价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

6月份,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其中,一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且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4个一线城市中,上海上涨0.4%,北京、广州和深圳均在下降。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降幅与上月相同,分别下降0.2%和0.3%。另外,各线城市二手房价格也在下降。

谈及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原因,李宇嘉认为,一方面是一线城市新规划设计的高品质产品在综合性价比、质价比方面的优势突出,导致对非新规项目的冲击比较明显,后者不得不降价售房;另一方面,新规产品供给增加,有同质化竞争、供给规模较大的问题,也开始有优惠销售的迹象。

从同比来看,各线城市房价下降的幅度整体继续收窄。其中,一线城市新房价格下降1.4%,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除了上海上涨6.0%外,北京、广州和深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分别下降3.0%和4.6%,降幅均收窄。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降幅小幅扩大,二、三线城市降幅收窄。

市场销售方面,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降幅较1月至5月扩大0.6个百分点;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5%,降幅较1月至5月扩大1.7个百分点。据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测算,6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销售额同比下降10.8%,降幅均有扩大。不过,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幅都明显比去年同期收窄,背后是经历多年调整,上年同期销售基数偏低,另外去年房地产支持政策对楼市仍有一定支撑效应。

投资方面,1月至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降幅较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对此,王青表示,6月高温多雨天气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影响较大;近期楼市调整压力加大,房企销售回款下滑,房地产施工数据承压。

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趋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因城施策"出台相关措施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

上半年,在"白名单"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的带动下,房地产企业化债工作有序推进,市场资金来源有所改善。盛来运介绍,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6.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0.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6%,去年国内贷款下降6%左右。去库存也取得了积极成效。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5月末减少了479万平方米,连续四个月减少。

李宇嘉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趋势是确定的。从去年到现在,70城新房、二手房的房价同比指数均持续收窄,触底态势明显。

6月13日国常会对房地产市场作出重要政策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指研究院认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了积极信号,预计下半年有关部门将全力推动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以及地方政府将继续推动各项存量与增量政策落地显效,包括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收购存量商品房、优化公积金政策等,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仍有望小幅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