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刺激到了,内塔尼亚胡彻底怒了,扬言要彻底占领加沙,中方代表也做出了回应。

8 月 4 号,以色列多家媒体引述政府部长消息,说哈马斯最近玩了招 "心理战"-- 故意放出两段瘦骨嶙峋的人质视频,把以色列民众和国际社会的情绪都点着了。内塔尼亚胡这时候直接拍板:不跟哈马斯耗了,用强力手段 "斩草除根",顺便救人质。而计划的关键一步,就是全面占领加沙,逼哈马斯投降。

这事儿到了 8 月 5 号有了新动作。据央视新闻报道,内塔尼亚胡当天开了场 "有限范围安全会议",国防部长卡茨、总参谋长扎米尔这些核心人物都在场,聊了整整三小时。会议中,内塔尼亚胡 "强烈倾向于全面占领加沙",并对在场的各位要员放狠话:谁不同意谁就辞职。且 8 月 7 号就提交内阁表决,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

那问题来了,以色列为啥突然这么急?首先是哈马斯的 "反制" 太扎心。之前双方谈停战和人质交换,谈判日久都谈不到一块去,说到底双方诉求南辕北辙,估计哈马斯也烦了,前几天干脆放出 "人质视频"撒撒气。果然,以色列民众的怒火直接烧到了政府头上。

其次是美国的态度。特朗普的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之前明说 "支持对哈马斯极端政策",这相当于给内塔尼亚胡递了根 "尚方宝剑"。要知道,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向来离不开美国的武器和政治支持,从 F-35 战机到联合国的 "一票否决",美国的 "绿灯" 一亮,以色列的胆子自然更壮了。

不过,全面占领加沙哪有说的这么简单?咱们回忆下历史,2014 年以色列发动 "护刃行动",嘴上宣称要 "削弱恐怖能力",其实就是冲着消灭哈马斯去的,结果打了 50 多天,以军损失 70 多人,加沙死了 1400 多平民,最后还是签了停火协议。为啥?因为加沙的地形太复杂 -- 密集的城市建筑群、四通八达的地下隧道,把加沙称为 "城市战绞肉机"一点不夸张。现在以军就算控制了 75% 区域,剩下的 25% 可能才是最难啃的骨头。

再往远了看,这事儿的影响可不止军事层面。首先是国际社会的反应。联合国已经表态 "严重关切",8月5日,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卡西姆就公开警告以色列:如果以色列再发动战争,就以武力回应。虽然这话是警告以色列不要对黎巴嫩动武,但如果以色列真的要占领加沙,"抵抗之弧"必不会坐以待毙,中东 "火药桶" 可能再爆。

其次是人质问题的风险。根据最新统计,哈马斯手里还有近50人质,且皆为青壮年男性。以色列如果强攻,哈马斯很可能 "鱼死网破"-- 之前就有先例,2024 年,哈马斯就曾因以军空袭和地面进攻,杀害过被扣押的人质。内塔尼亚胡说 "解救人质",但军事行动反而可能让这些人质更危险。

最后,美国的 "绿灯" 能亮多久?此前拜登属于无限支持以色列,但现在换成了特朗普,说变就变是他的特色。 以色列要是把摊子铺太大,特朗普很可能"中途撤火"。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内塔尼亚胡嘴上说战争为了人质,但所谓的人质视频也可能只是一个理由,巴以冲突日久,内塔尼亚胡的基本盘本就摇摇欲坠,他极需要一场盛大的战争转移国内对他本人的注意力。

一直努力斡旋停火的中方也第一时间表达了关切,8月6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中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便直接回了八个字:"严重关切,立即停火!"。历史告诉我们,靠武力 "铲除" 一个武装组织从来没成功过,但以色列无疑是中东最不稳定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