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刚子聊历史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病逝,终年50岁。太祖死后,皇位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子承父业”延续,而是由弟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那么太祖的子孙后来都怎么样呢?历史君就这个问题着手介绍下。
太祖一个生了四个儿子、六个女儿,但是其中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都不幸早夭,长大成人的只有五个子女。
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很小就夭折了,因此史料中并没有多少记载,直到宋徽宗时期才被追封为滕王和舒王,他们也没有留下后代。
六个女儿,其中申国公主、成国公主、永国公主都是幼年早夭,长大成人的有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和陈国大长公主。这三位公主后来分别开枝散叶,但后世子孙也算不上太祖的子嗣了。太祖的子嗣主要是次子赵德昭以及四子赵德芳一脉,我们重点说说这两支后裔。
赵德昭一脉
赵德昭(951-979年),字日新,生母是孝惠皇后贺氏。据史料记载,赵德昭性格沉稳,比较有城府。
太祖在世时,先后历任贵州防御史、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太宗继位后,封他为武功郡王,改任京兆尹兼侍中,后来又加任检校太尉。
公元979年,为了给将士们向太宗讨赏,被太宗严厉训斥,于家中自杀身亡。赵德昭死后,太宗追赠他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号懿。北宋后世帝王,又分别追赠他为太傅、太师、吴王、越王、楚王等。
赵德昭虽然英年早逝,但也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赵惟正、赵惟吉、赵惟固、赵惟忠、赵惟和。他们在北宋后期一般担任没有实权的虚职。
虽然赵德昭一脉在北宋时期并没有大作为,但到了南宋末期却大放异彩。南宋从宋理宗之后的帝王,都是赵德昭的后裔;朝鲜半岛白川赵氏也是赵德昭的后裔。
赵德芳一脉
赵德芳(959-981年),后世影视剧中“八贤王”的原型。
他曾经是太宗赵光义皇位的最大竞争者,据史料记载,太祖驾崩的当夜,宋皇后曾让太监总管王继恩出宫招德芳进宫,但王继恩投靠了赵光义,最后抢先进宫的是赵光义,因此赵德芳与皇位失之交臂。
赵德芳的经历和哥哥差不多,先后担任过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职。公元981年,赵德芳“遗传”了太祖的怪病,一夜暴亡,年仅23岁。不过后世史学家一直认为赵德芳的死,太宗难逃其责。赵德芳死后,太宗追赠他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来又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赵德芳23岁早逝,但也留下了子嗣,长子赵惟叙、次子赵惟宪、三子赵惟能。这些子嗣在北宋时期也是以皇族宗室的身份养尊处优,但却没有担任比较重要的官位。
到南宋时期,因为高宗赵构没有子嗣,便收了赵德芳的六世孙赵伯琮为养子,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南宋从孝宗之后,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都是赵德芳的后裔。
赵氏皇族子孙如今都散落在哪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赵氏皇族子孙主要分为三个血脉,即赵匡胤一脉、赵光义一脉以及魏王赵廷美一脉。
太祖赵匡胤一脉后世字辈排序是: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因为太祖后裔在北宋时期大多被外放做小官,因此他的子嗣散落在全国各地,并没有形成比较大的宗族居住区。
到南宋后期,太祖的后人又坐上了皇位,因此逐渐兴亡发达起来。在今天的岭南以及浙江兰溪一带,都有太祖的宗族子嗣居住地。
太宗赵光义一脉后世字辈排序是: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因为“靖康之变”的缘故,太宗子孙大多被虏到了北方,因此他的后代大多在黑龙江一带繁衍生息,只有少数散落在南方。
魏王赵廷美一脉后世字辈排序是: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
赵廷美后来被太宗贬到了房州,并最终病逝在此地,他的后代也大多以房州(今天的湖北房县)为中心,开枝散叶繁衍生息。
以字辈为依据,你的身边有没有赵氏皇族的子孙呢?
参考文献:《宋史.宗室世袭表》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诙谐的角度解读历史,关注刚子聊历史,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