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隋唐英雄》《隋唐演义》的人都会对秦琼有一个很好的印象,高大帅气,英勇有头脑,可以说是协助李世民成就霸业的一个好手,但是实际上,秦琼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排行只是最后,这是因为凌烟阁功臣是李世民根本本人的意愿来排名的,当然是对自己贡献比较大,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人,排名更靠前一些,而秦琼,显然能力并没有那么大,只是在小说和电视剧中,被美化了许多。

唐朝二十四功臣的排名并非按照功劳大小排名,而是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选出二十四个功臣后,按照最高官职排名。

排名情况如下: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文贞公魏徵、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忠壮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忠公屈突通、邳襄公长孙顺德、潞国公侯君集、卢国公程知节、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和胡国公秦琼。

秦琼被称为神拳太保,是隋唐有名的英雄,同时也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猛将之一。这样一个猛将在凌烟阁排名却在排在最后,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首先凌烟阁封将是指对唐朝有功劳的人。秦琼本来是隋朝的大将,后来被迫降服王世充,但是秦琼却看不起王世充的为人,因此投奔到李世民的帐下。史书记载秦琼有万夫不挡之勇,每次战争他常常冲锋在前,每战必先且每战必胜,为李世民的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唐朝统一以后,许多武官因常年征战,身上有很多创伤,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便选择了休生养息,一般情况下不上朝,不大参与朝中的事情。秦琼也是伤病缠身,因此唐朝统一后不再有什么作为。

对于玄武之变,《旧唐书》记载秦琼参加了,可是其他史书当中参加者名单却没有他。个人认为有二种情况,一是他参加了事变,可能他的功劳没有程咬金、李绩等人的功劳大;二是或许并不像隋唐演义里讲的那样,他是为了李世民而投奔李唐。因为,当时皇帝是李渊,而李渊对他恩遇有加,因而他不想也不愿意去做让皇上亲子相互残杀的事情,也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明对秦琼的信任是有所保留的。

在玄武门之变以后,虽然凌烟阁封将秦琼排在最后,但是在他去世以后,唐太宗命人在他的墓前,立石人石马以表彰他的生前战功,并陪葬于召陵,这都可见秦琼在唐太宗心目当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第一是谁?

在这二十四功臣当中,排名第一的,名叫长孙无忌。

这位长孙无忌,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够在凌烟阁中名列榜首呢?

1、出身世家,相交微末

长孙无忌出生于长孙世家。但因为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所以就被长孙家赶出了家门,被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

长孙家和高家,都是当时关陇集团内最顶级的大世家。

从北魏开始,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四代,关陇集团一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这群以军功崛起的世家群体,在很长一段的历史上,一直牢牢把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皇帝皆是出自于关陇集团的大世家当中。

所以,长孙无忌虽然少年时既被赶出了家族,但在舅舅的帮助下,还是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而且他的舅舅高士廉本人,对长孙无忌更是视若己出。所以少年和青年时期的长孙无忌,社会地位仍是很高的。

就是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结识了唐太宗李世民。

长孙无忌之所以能和李世民交好,其实是因为一桩婚事。当时高士廉和唐国公李渊交好,见到尚且为少年的李世民,就觉得李世民日后肯定非同一般,所以就将自己的外甥女,也就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嫁给了李世民。

这位被嫁给李世民的女子,就是后来著名的长孙皇后。

因为这桩婚事,长孙无忌和李家有了姻亲,成了李世民的郎舅,同时也是李世民的第一批班底。

在李世民成亲之后,仅仅过了四年,隋朝便风云变幻,彻底衰亡。同年,李渊在太原起兵,第二年又自己称帝,建立了唐朝。

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开始逐渐发挥出自己的军事天赋,带领军队南征北战。而长孙无忌,则是一直跟随李世民左右。

所以,在李渊开国之后,唐朝逐渐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长孙无忌始终跟随李世民,立下了极大的功勋。后来李世民被准许开设自己的天策府,长孙无忌亦是第一批进入天策府的中坚力量。

2、亲身参加玄武门事变

相对于其他朝代,唐朝其实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其他朝代,都是由开国君主打天下,儿子接手天下。如汉朝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都属此类。但是唐朝则不然。唐朝是李渊负责开国,但是开国之后,负责平定天下的,是作为儿子的李世民。结语

秦琼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他的主要功绩在于为大唐奠基,而李世民继位后,秦琼就很少带兵打仗了,或许是因为早年征战太多,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伤,小伤多了,最后也变成大病了,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最后不能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病床上,也是一种耻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