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及近代海军,不免让人想起清朝末年东亚第一,世界第九赫赫有名的北洋舰队,要知道光维持这支当时清朝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近代海军舰队,清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四百万两白银,可谓实实在在的烧钱大国重器,历史上北洋舰队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如此强劲的海军舰队,可惜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中这支近代海军舰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实力,部分铁甲舰还被日军俘虏。

北洋舰队中为我们所熟知的当属定远、镇远二舰,二舰都是从德国订购,俱是当时北洋海军军中的主力舰,镇远号铁甲舰更是有''东洋第一坚舰''之称。当然威力巨大的铁甲舰造价自然不菲,而当时定远舰花费约140万两白银,镇远舰则花费约142万两白银。如此不菲的造价就算财大气粗的清朝也吃不消,再加上清朝国内还有一个挥霍无度的慈禧太后,清政府可谓是在拼尽全力的打造北洋水师。

后来随着国外订购的铁甲舰造价高昂和西方国家的一些干预,加之国内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政府逐渐开始在国内自造铁甲舰的历程。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平远号铁甲舰,由于当时清政府在打造铁甲舰方面的经验有限,便把法国设计建造的全钢甲军舰拿来作参考,历时两年花费52万4千两白银,设计打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铁甲舰,平远号。

平远号铁甲舰旧照

当时的平远号铁甲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造好的平远舰舰长59.99米,宽12.19米,满载排水量2650吨;动力方面:采用双轴推进,以二座蒸汽机与四座燃煤锅炉为驱舰动力,航速10.5节,甲板厚2寸,全舰202人;武器方面:一门克虏伯260mm前主炮、两门克虏伯150mm副炮、2门57mm诺典费尔德炮、2门47mm单管哈乞开斯速射炮、4门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外加4具18寸鱼雷发射管,舰上装备的武器以当时来看还算先进。那么清政府花费52万多两白银自造铁甲舰,比之从德国订购的镇远舰价格低了将近三倍,实力究竟如何呢?

自造铁甲舰,黄海海战显威名

话说在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这艘近海防御铁甲舰自降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海战就给清朝大为长脸,海战中平远铁甲舰击中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两炮,这还不算完,随后平远舰装备的47毫米速射炮又接连命中"松岛"舰的中央鱼雷发射室和桅杆,导致多名日本鱼雷兵身受重伤。平远舰从此一战成名。后来又参加威海保卫战。

在平远舰参加威海保卫战不久,同年二月便在威海卫军港,与其他受困清舰共十军艘同时向日军投降,投降后的平远舰不久将舰被编入日本舰队。后来被当成训练舰使用。

参加日俄战争,触雷沉没

1904年,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进而爆发日俄战争,平远舰作为日本第三舰队第七战队之一员,于九月十八日炮击金州湾俄军要塞时在鸠湾洋面触俄国水雷而沉没。至此艘清朝自主建造,代表着19世纪末期清朝造船工业登峰之作的铁甲舰走完了自己历程。虽然被迫投降日军的历史并不光荣,但却又不免体现了那个半殖民半封建,任列强欺凌时代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