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从一个公平,公正的历史角度来说不能,别说是一个韩信了,就是韩信加萧何加张良的汉初三杰也无法取得真正的北伐成功。

看了很多的回答,大部分的答主还是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势认为如果是韩信北伐一定能够成功,其实这只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如果认真分析其形式和大的政治环境便可以知道,这根本是无法实现的一个目标,不管是换成任何人。

具体原因如下:

(1)民心的向背

很多人,还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比较大,认为刘备的蜀汉政权是最得人心,是正义的,其实纵观三国来看,连年的征战百姓渴望统一安定的生活,曹操奉天子以令不成。在政治上已经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政治上来说,曹魏才是中央,而蜀汉和东吴只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这一点是韩信无法改变的,也是诸葛亮无法改变的。

(2)蜀汉政权的复杂性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一个事实,在于政治上韩信一个刚刚毕业的小学生,在面对蜀汉政权的复杂性,难道会比诸葛亮这个政治高手做的更好?恐怕是一厢情愿了吧!夷陵之战之后,蜀汉政权自己面临瓦解的危险,面对三股势力的犬牙交错,韩信能够处理的好?大家都知道韩信为人一向高傲,东边有东吴虎视眈眈,内部矛盾重重,益州本土集团和刘璋旧部以及荆州集团的矛盾,无疑更加雪上加霜,连诸葛亮这个政治高手处理起来都十分棘手,我就不信韩信这个政治小学生能够处理的游刃有余。内部不稳,你连北伐的机会都没有何谈成功。

(3)大环境的巨大差异

韩信带领巴蜀的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破三秦时的大环境是暴秦刚被消灭,项羽大封诸侯,天下还是处于一个非常割据的大环境下。而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孙权在江东站稳脚跟,夺取了荆州,巩固了江东集团的战略要地,蜀汉政权自刘备夷陵兵败之后,很难有实力于其他两家对抗,天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旦有一方势大,另外两家必定联合。

(4)实力悬殊过大

诸葛亮时期的蜀汉政权根本无法和韩信时期的巴蜀相比较,其实力悬殊过大,刘邦可以在正面战场跟项羽耗时四年,才能让韩信带兵南征北讨平定各诸侯,从地盘上和人口上是无法进行改变的。

(5)战略意义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的才能是内政大于军事,军事大于奇谋。而韩信则以军事奇谋而著称,所以认定如果是韩信北伐定能成功,如果是持这一点观点,那就大错特错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外出打战必须要内部稳定,而以当时的三国局面来看,恐怕诸葛亮不是一定要攻克长安还于旧都吧!他的真实目的更大的可能性是缓解国内矛盾,顺便掠夺人口。

所以在我看来,即使是韩信也无法北伐成功,诸葛亮已经做得足够好了,现在很多人谈到三国总喜欢贬低两句诸葛亮,好像这样做就显得自己很懂三国,其实条件如此,换成是谁也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