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长赫格塞思28日访问菲律宾,这是他就任后的首次亚太之行,选择菲律宾为第一个目的地,目标直指南海,将要召集7国派兵与菲律宾进行联合军演。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向中国转移,集中精力遏制中国发展成为本届美国政府的战略重心,南海新一轮的军事对抗恐怕难以避免。

中美双方在南海如何"排兵布阵"?值此微妙时刻,中国最新发射的"特殊火箭"又意味着什么?

美国推高南海紧张局势

赫格塞思在访菲期间,向外界透露,年度"肩并肩"演习将扩大规模,除菲律宾之外,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共计7国将派出军队参加,总兵力达到1.6万人。

该演习自4月下旬开始,值得注意的是,演习区域包括了菲律宾最北端的巴丹群岛,该群岛距离台湾南部不足200公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实现南海、台海的双向牵制效果。

此外,赫格塞思还宣布将在菲律宾部署第二套"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去年美国就曾借助演习的名义,在吕宋岛部署过一套"堤丰"系统,这次明显是在加码对中国的威慑。

"堤丰"中程导弹射程基本上可以达到2500公里,部署在菲律宾,可以覆盖南海、台海以及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对中国造成威胁。

外界注意到,赫格塞思在访菲期间,将南海称为"西菲律宾海",还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在面对中国时,美菲是"坚固的联盟"。

所谓"西菲律宾海"的称谓,是赫格塞思在刻意的扭曲事实,混淆视听,鼓励菲律宾对南海海域的主权诉求,这和特朗普要单方面把"墨西哥湾"改成"美国湾"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赫格塞思的言论根本没人承认。

随后,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29日报道,赫格塞思近日签署了一份备忘录,称中国是"唯一的步调威胁",将美国首要优先应对的事件定位为阻止中国(大陆)"夺取"台湾,同时防御美国本土。

为实现这一战略部署,备忘录中称美国可以收缩在世界其他区域的防务力量,要求欧洲、中东和东亚的盟友增加军费支出,以应对来自俄罗斯、伊朗、朝鲜的威胁。

对于美国近期频繁的鼓吹"中国威胁论",并计划在南海开展一系列的军事动作,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中国针锋相对,特殊火箭升空

对于赫格塞思的言论,中国外交部驳斥美菲夸大中国威胁论,指责美方正在将该区域军事化,挑起区域紧张对抗态势,损害第三方利益。

此前,中方也警告菲律宾,"棋子"终将成为"弃子",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中国南部战区也警告菲律宾立即停止配合外部势力升高军事紧张,重申中方捍卫主权的决心。

25日,中方海警船以及海军混合编队,在黄岩岛海域拦截菲方非法闯入船只,并驱离美军侦察机,同时在南海岛礁部署"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飞弹,并启动东风-16/21D导弹战备。

山东舰航母战斗群于近日开赴南海,展开"夺岛封锁"演习,歼-35舰载机、空警-500预警机联合行动,模拟海上打击。

既然对方一意孤行,非要在南海挑衅,那中国只能针锋相对,就看到时候来参加"背靠背"演习的这些国家,在中国军舰的注视下,还能不能在大洋之上闲庭信步。

与此同时,3月30日凌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该火箭作为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美国军事如今最倚仗的其实就是太空技术提供的信息支撑,这一点在俄乌战场上表现的非常明显,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是中国向地球同步轨道输送航天器的利器,在军事上更具有现实意义,此时发射,自然具有特殊意义。

美国真的敢在南海和中国动武吗?从历次对峙来看,美国还没有那么不知好歹,如今高调涉足南海,无外乎还是在安抚包括菲律宾在内的盟友,特别是在特朗普动不动要对盟友加征关税的当下,这种军事上的表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中美新一轮关税战正如火如荼,不排除美国想要借助南海、台海问题和中国讨价还价,特朗普一心想要访问中国,手里总要有些筹码,只不过这些筹码,在中国看来,实在没什么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