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激怒的特朗普,彻底和哈佛掀桌子了。说起来,这场矛盾升级的根源还是远在中东地区的巴以问题。从去年开始,美国多地高校爆发了一系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众所周知,犹太人在美国政商两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这些活动自然而然就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打压,被扣上了"反犹"和支持"恐怖组织"的帽子。
拜登时期,美国政府还算是比较收敛,只是低调抓人小惩大诫。但特朗普被视为以色列的铁杆支持者,再加上他行事向来霸道,所以一上台就要求各大高校必须按照要求整改"反犹"问题。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等一众美国高校,都收到了特朗普政府的警告。但哈佛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硬刚到底。
5月22日,眼见就算停了拨款哈佛也不打算低头,特朗普政府直接选择了掀桌子,宣布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生。要知道,哈佛的学生群体中,有超过27%都是国际生。一旦禁令生效,哈佛大学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痛失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人才,对这所百年名校的实力将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冲击。
特朗普只给了哈佛两个选择,要么72小时内提交国际生的记录和相关资料,要么就会被取消招收国际生的资格。面对威胁,哈佛果断拿起了法律武器,要和特朗普政府对簿公堂。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给哈佛安的罪名可不止"反犹",还包括与中国有着"不当合作",其实就是不许哈佛与中国合作,针对的就是哈佛上千名中国留学生。
虽然哈佛实力不俗,但胳膊始终拧不过大腿,特朗普毕竟是美国总统,手握大量行政资源,真要下死手,哈佛难以抗衡。而且除了下达通牒外,特朗普很有可能已经用起了盘外招,逼着哈佛低头。据观察者网报道,就在白宫与哈佛矛盾爆发前夕,哈佛大学医学院太平间的前主管洛奇公开承认,他在任职期间曾盗窃并贩卖捐赠的人体遗骸。
在如此敏感的节骨眼上,爆出这么一档子丑闻,要说和这场争斗没有关系恐怕难以令人信服。这次爆料,或许就是特朗普政府对哈佛的一次敲打。如果继续和白宫对抗,或许哈佛会有更多丑闻被公之于众,最终就算赢了官司,也有可能会名声扫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最终赢家可能是特朗普,但绝对不会是美国。
正如哈佛前校长萨默斯所说的那样,当大学失去挑选全球最聪明头脑的权力时,美国失去的是未来。这并非危言耸听,据统计,哈佛累计产生了上百名诺奖得主,30多位各国元首,40多名全球顶级企业的CEO。一旦特朗普针对哈佛的禁令生效,原本将从哈佛走出来的人才,将流往其他高校,而且考虑到特朗普已经将教育问题政治化,所以这部分人才不会再选择美国高校。
毫无疑问,中国的高校将成为这些人才的首选去处。近些年来,不少美国学者都选择离开美国前往中国。这次哈佛与特朗普政府闹掰后,将在美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形成寒蝉效应,届时美国要流失的人才,绝不仅仅是哈佛数千名国际生。
所以这场斗争,最大的赢家已经出现,那就是同样对人才极具吸引力的中国。日前港科大已经开启了"抢人才"模式,主动向哈佛国际生抛出橄榄枝,愿意无条件为这部分学生转学,并提供必要协助。现在就算是特朗普踩刹车,也已经没有意义了。当他决定对哈佛国际生下手时,事情就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