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当秋意渐浓,寒霜初降,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如期而至。登高望远时,你可知道,这个承载千年孝道文化的节日,藏着多少老祖宗的智慧?为何重阳祝福不说"快乐"而道"安康"?那些看似寻常的习俗背后,究竟寄托着怎样的深情?10月29日重阳节,牢记" 4事不做,2样不喝",为家人祈福增寿添吉祥。

4事不做:
一,不违背老人的意愿

民间讲究"孝顺最主要的就是顺从",因此孝敬老人不是给老人多少好吃的,而是不要违背老人的意愿,也不要随意指责老人的错误。
今年的重阳节正是开始囤购秋菜,以及储备越冬物资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闲不住的老人会忙着采购秋菜,以及忙着准备一些越冬事宜,这些事在很多年轻人眼里都属于没啥用处,因此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帮老人干这些活。
重阳节当天这样违背老人意愿的事就不要做了,毕竟老人开心和顺心,这才是最大的孝,所以对于老人的一些行为,自己可能不理解,但是也最好不要违背老人的意愿。
二,聚餐饮酒不过量

重阳节民间有赏菊和聚餐的习俗,这天大家会去父母家里陪老人过节,因此举办一桌丰盛的家宴,让老人享受子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这也是重阳节敬老的主题。
重阳节民间素有饮酒的习俗,因为酒水也有"纯阳之水"的别称,并且来到重阳节天气变冷,喝点酒暖身也会很舒服,而且重阳节喝酒也有长长久久的好寓意。
但是重阳节饮酒一定不要过量,并且一定记得劝家中老人少喝点,毕竟喝酒助兴不能过量,否则是很伤身体的。
三,赏菊和登山不要在早晚进行

重阳节民间素有赏菊和登山祈福的习俗,而且重阳节登山赏菊,也有去灾防病的寓意,重阳节也堪称入冬前的全民卫生节。
重阳节赏菊和登山不要选择在早晚进行,因为这个时节天气寒冷,早晚正是凉气逼人的时候,而且重阳节也是民间传统的四大祭祀节日之一,这天是不适合在太阳没有成来的时候,去赏菊登山和去人迹罕至的地方的。
四,重阳节不去别人家串门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插茱萸跟端午节插艾的寓意一样,就是来到了这秋冬转换的季节,正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古人通过插茱萸这样的中草药,寓意防病和去除瘟疫。
重阳节当天是不适合去别人家串门的,因为这天是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也就去霉运和防瘟疫的日子,这天去别人家串门不合适,并且这天也是一个古老的祭祀节日,所以这天没必要去别人家串门,以免犯了忌讳。
2样不喝:
一不喝:不喝"过量重阳酒","养生"变"伤身"
重阳喝菊花酒是传统习俗,但很多老人把"浅尝"当成"多喝",觉得"酒能活血",结果喝得脸红心跳、胃里烧得慌。
要知道,老人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哪怕是低度酒,喝多了也会损伤肝脏,影响肝脏的正常解毒和代谢功能。对于有糖尿病、肝病的老人,更是一口都别碰。
老话说"酒是粮中精,多喝伤神经",真想应景,倒小半杯闻闻香味,或者用菊花泡一杯温热的菊花茶,既能感受重阳的氛围,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比喝酒更安心。
二不喝:不喝"冰饮冷茶",秋燥要靠"温"来养
重阳前后,天气干燥,不少老人渴了就喝冰饮料、冰茶水,觉得"解渴快"。可冷东西一进肚子,立马刺激肠胃,轻则腹胀,重则拉肚子,影响身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
养生里常说"秋气燥,温饮妙;冷食入腹,百病来找",秋天的水就得喝温的。想喝菊花茶就用温水泡,口渴了喝温白开水,哪怕天再热,也别让冷东西进嘴。
用温润的方式,慢慢驱散体内的"燥气",让身体保持舒适的状态。
重阳过好,秋冬少恼。老祖宗留下的"3不做2不喝",不是对老人的约束,而是护命的"软铠甲"。
这一天不用追求多热闹,只要不折腾、不贪嘴,能晒晒太阳、喝杯温茶,就是对"增寿日"最好的守护。

愿每个老人都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把日子过成安稳安康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