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口气下单,近18万吨美国大豆,特朗普松口:下调对华关税

特朗普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中国订单,中方恢复购买美国大豆,一口气下单了近18万吨。

中美贸易往来密切

大家都知道,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美国豆农今年损失了不少中方订单。

整个秋季收获时节,中国几乎没有采购任何美国大豆。

急的美国豆农们三番五次的喊话特朗普,要求联邦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的时候"客气一些、好好跟中国说话,尽快解决问题"。

于是这才有了中美第5轮经贸磋商,吉隆坡会谈结束之后,美方就收到了好消息。

就在10月29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本周购买了三批美国大豆,总计大约18万吨,这批大豆预计将在今年12月份、以及明年1月份装船运输到中国。

收获的大豆

紧接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宣布了关税松口的最新进展,他在从日本飞往韩国的专机上表示,美国可能会下调对中国加征的20%芬太尼关税。

其实这20%的关税,本来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特朗普刚加的。

美方习惯于将自身的芬太尼问题,无端归咎到中国身上,试图掩盖自身处理问题不力的现实,这本就是惯用伎俩。

如今特朗普宣布考虑下调这部分关税,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落实中美吉隆坡会谈的成果,双方在第五轮磋商中,也谈到了芬太尼关税以及禁毒合作等问题,并且还达成了一部分共识。

美国总统特朗普

二来也是就坡下驴,顺着中方递的台阶,将最后这一部分关税,该降的降、该取消的取消,以免进一步加剧自身通胀压力。

从这里来看,中美本轮"关税战",差不多已经接近尾声了。

从最开始取消91%的关税、再到后来暂停24%的反制关税,如今最后20%的芬太尼关税,美方也准备降落。

说明特朗普也认识到了,加税这招儿,对中国来说不管用,不仅拿捏不住中方,反而还让自己下不来台,纯属得不偿失。

只要美方能够纠错,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中美之间就还是有继续做生意的可能,毕竟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方一贯对美方强调"合则两利"。

中美关系

过去几个月里,中方对美精准反制,再加上拒购美国大豆,已经让特朗普吃到苦头了,如今传来了恢复采购的消息,也是对美方诚意的一次检验--

美方若是一意孤行,只会自讨苦处;若务实合作,则可以互利共赢!

而对于我们来说,中方此次恢复采购美豆,本质是商业利益的理性选择。

9月中旬后,新季美豆收割接近尾声,其FOB价格因库存压力低于巴西大豆,国内油厂出于利润考虑重启采购,完全是自发性商业行为。

更关键的是,中国已构建起多元化供应体系,即便没有美豆也能保障供应。

来自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的补充供应,更让我们在采购阶段,拥有充分主动权。

这种 "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的布局,正是对美国贸易政策反复无常的最好回应。

停靠在港口的大豆运输船

最后,透过这场大豆博弈,其实可以看到全球贸易格局的变迁。

美国曾凭借技术和产能优势,垄断全球大豆贸易,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打破了这种平衡。

中国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进口来源的 "去美国化",从依赖单一供应国到构建多元网络,不仅保障了自身粮食安全,更重塑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规则。

而美国付出的代价,不仅是失去了全球最大买家的信任、更是让百万豆农承受了"关税战"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