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宣布中止干预安世半导体,中方还有两个要求,做不到还是免谈

荷兰经济大臣宣布中止干预安世半导体,其表态有何特殊之处?中方还有两个要求,为什么说荷兰做不到还是免谈?

当地时间11月19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宣布荷兰政府决定采取建设性措施,中止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同一天,商务部在记者会上也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对荷方主动暂停行政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向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但与此同时,中方进一步提出了两个要求,并且要求荷兰政府必须解决。

第一,荷兰只是中止了干预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并没有直接撤销,因此本次事件还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第二,荷兰企业法庭作出了剥夺闻泰科技对荷兰安世控制权的错误裁决,这才是阻碍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因此荷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出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结果来看,荷兰代表团来华,与中方进行了两天磋商并提出初步方案,显示出一定的松动姿态。但商务部的回应仍然十分明确,也说明中方对当前这个阶段性的安排并不完全满意。

而从卡雷曼斯的声明细节中,也能看出荷兰仍希望"轻描淡写"地处理这件事。

首先,卡雷曼斯将中止干预安世半导体视为荷兰政府"展现善意"。

但事实上,在事件爆发后,中方迅速恢复成熟半导体的供应,稳定产业链预期,这才是避免全球汽车半导体进一步受损的关键举措。反观荷兰,目前安世的控制权仍然被限制,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把这称为"善意",多少有些不够诚恳。

其次,卡雷曼斯透露,本次决定,是在与荷兰的欧洲和国际合作伙伴密切协商后,才作出的决定。

要知道,中方早就已经拿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荷兰政府是在美国政府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后,并且与美方有所沟通的情况下,才对安世半导体采取了限制措施。

因此卡雷曼斯提到与国际伙伴密切协商的这番表态,外界自然会联想到:荷兰中止干预安世,是在获得美国的默许后做出的决定。

而美国之所以松口,是因为在安世中国工厂停供后,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商都面临芯片短缺压力。再加上中美已经就这份穿透性规则达成共识,美方选择暂缓,这也让荷兰继续坚持限制变得没有意义。

换句话说,荷兰能否真正提出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中美关系的走向。

如果荷兰想彻底解决问题,那就必须直面两个核心点:

--行政令要撤,而不是中止;

--企业法庭的裁决要通过正当方式纠正。

否则,中方不会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合作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