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俄乌双方重启谈判只剩48小时,普京却选择无视西方提出的"最后通牒",这也使得当前的形势急转直下,究竟这场牵动着国际社会心绪的地缘政治冲突将会如何发展呢?而西方所谓的"最后通牒"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所谓的"最后通牒"
最近一段时间,俄乌双方交火不停,乌克兰已经顶不住战火的压力,多次向俄罗斯递出橄榄枝,希望双方能够达成30天的停火协议,但可能是鉴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信用问题,俄方一直都没有同意其诉求。
泽连斯基在俄乌双方的谈判中出尔反尔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让俄罗斯在泽连斯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事风格中吃了好几次暗亏,所以才会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示好"持谨慎态度。
此前3月份,美国白宫发布消息称"就俄罗斯和乌克兰停止袭击能源设施,实施部分'停火'达成一致",而据此消息发布不到24小时,停火协议就被乌克兰单方面撕毁,用自杀式无人机重创了俄罗斯的能源库。
乌克兰的举动就像是一根导火索直接使得俄罗斯怒不可遏,随即向乌克兰发动了迅猛的反击,在双方你来我往的反击中,俄乌冲突被推向白热化阶段,但是"军事大国"的俄罗斯还是占据了双方对峙的上风。
在这场双方的对峙僵局中,俄罗斯实际上占据了对话的主动权,而决定双方能不能就此停战的关键,还要看乌克兰方面能不能拿出该有的诚意出来,毕竟乌方也是在俄方有案底。
出人意料的是,俄罗斯此次也应允了乌克兰谈判的诉求,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凌晨发表声明称"俄乌双方将于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无条件重启直接谈判"。
或许是出于对当前局势所做的战略考量,又或许是想试探一下乌克兰目前的谋划,为了缓解当前的白热化冲突,缓解自己国家应对战事的压力,俄方也是同意了谈判。
这一消息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大关注,毕竟,比起地缘冲突来说,世界范围内的和平态势才是世界人民所期待看到的局面。
与此同时,乌克兰的西方盟友们也多次向俄罗斯施压,呼吁俄罗斯应该立即接受为期30天的无条件停火协议,否则将对俄罗斯实行新一轮的制裁,想要借此施压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上做出率先让步,给乌克兰赢得喘息的余地。
对此,俄方也是迅速做出了回应,表示"用这种最后通牒的语言同俄罗斯对话是不可能接受的,也不合适",并强调俄方绝不会接受任何"命令式"的谈判条件。
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拒绝了当前立即停火的诉求,暗示各方未来的谈判将会以俄方的核心利益为核心,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想谈判就得拿出该有的诚意出来。
本来乌克兰在这场地缘冲突中就占据下风,想要让当前的局势缓和,还用这种"颐指气使"的语气请求别人为自己让步,抛开双方的利益暂且不谈,就说态度就没有哪一个国家还愿意做出让步。
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随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将尽一切努力"促成玉璞静的会面,并希望进行"直接和实质性谈判",还补充道自己将会在土耳其静候普京的到来。
这也表明了乌克兰将要在这次土耳其谈判中,就俄乌目前的局势取得新进展的决心,毕竟这场战事在拖下去,可能俄方或许会遭受重创,但是乌克兰的存亡将会是最大的问题。
乌克兰总统认为这场战事的决定权在普京,所以希望能够与普京本人进行谈判,为此不惜愿意修改此前与普京进行谈判的法令,希望普京能够意识到乌克兰此次的谈判诚意。
普京还没有表态,特朗普就迫不及待的向外界表示,自己可能将会飞过去参加此次双方的谈判,希望在自己的中和调解之下,双方的停战谈判能够取得一些成果。
而德国总理默茨13日也表示了自己的态度,重申了将会对俄罗斯采取的压制措施,称"如果本周寻求乌克兰停火方面没有实质性进展,俄罗斯将面临更多制裁",这也几乎上就是欧洲其他国家对此持有的态度。
见美方、以及其他的欧洲盟友在立场上的声援,乌克兰也是态度坚定地表示,如果俄罗斯拒绝谈判或者停火,将会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强硬的回应措施,而这也将会是俄罗斯所不愿见到的结果。
虽然乌克兰方面表现比较强的谈判意愿,但是俄方目前还没有进行回应,而5月15日的谈判能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仍然尚未可知,毕竟双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观点提出诉求。
乌克兰方面则是希望俄罗斯能够通过此次谈判为自己争取喘息的余地,自己在此前的交战中损耗颇多,而倘使此次双方成功停火,自己就能够通过这次机会整修防线、补充弹药等,为将来的战局做准备。
俄罗斯则是想通过战场上的持续施压,来为俄乌双方谈判谋取更大的既得利益,毕竟,现在俄罗斯的损耗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在这场双方的较量中,更为焦灼的是乌克兰。
普京必定不会率先做出让步,毕竟一次的让步可能会换来未来的无数次妥协,与敌方的得寸进尺,而且一旦俄罗斯决定退步,也就是向国际社会表现了俄方的"战略妥协",这也会损害俄方的国际形象与战略地位。
不过,究竟俄方能不能顶住来自国际社会的轮番施压呢?毕竟倘使此次俄罗斯选择坚持到底的话,将会面对的是乌克兰的欧洲盟友们新一轮的制裁措施,这对目前的俄罗斯来说可能也是比较不利的。
毕竟,一方面面临战事压力,另一方面又要应付制裁,对俄罗斯的发展来说,也是比较不好的环境了,但是在双方目前都比较强硬的态度下,真正的和平道路依然非常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