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继4月24日之后,印巴两国军队于4月26日、27日再次进行了短暂交火,双方的局势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据印度军方表示,当天巴基斯坦方面的武装人员沿着双方的实控线毫无征兆地用轻武器发起了袭击,并表示印度军队以适度的方式进行了"有效回应"。
目前双方都没有对此发布官方声明,有媒体担心,两个拥核国家之间发生热战,会不会让局势变得不可收拾,尤其是在双方的实力存在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内部已经有人发出了要"以核止战"的声音。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了这一问题,他表示虽然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拥核国家,但是他并不认为事情会发展到这一地步。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也呼吁两国要保持最大限度地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但是目前双方尤其是印度并没有罢手的意思,4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节目中再次谈到了引发本轮危机的恐怖袭击事件,他表示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是印度的"国家敌人",并发誓要对他们实施"最严厉的惩罚"。
很显然,在巴基斯坦政府没有明确给出说法之前,印度方面不会善罢甘休,而对于直接实施恐怖袭击的"克什米尔抵抗组织",莫迪更是不会轻易放过。而目前双方在边境的零星交火已经无法满足印度的"报复",他们手里还握有巴基斯坦的另一条命脉--印度河。
在事件发生之初,印度方面就宣布会终止《印度河河水条约》,直至巴基斯坦方面公开宣布不再支持恐怖分子为止,随后印度媒体就放出了在河流上游的水坝截留的视频画面。自古以来,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为了争夺水资源发生的暴力事件数不胜数,在这方面位于河流上游的印度拥有天然的优势,就当外界以为截留水源会是印度的最大筹码时,印度方面又突然亮出了另一个"杀招"。
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印度方面向位于该地区的杰赫勒姆河释放了超出以往的水量,造成多个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对当地的农业以及畜牧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这条河流是印度河多条支流中最西边的一条,也是流经巴控克什米尔的主要河流。因此如果这一行为是印度方面有意为之,也可以看作是其在终止《印度河河水条约》之后对巴基斯坦作出的惩罚措施之一。
蹊跷的是,对于巴基斯坦方面的指责,印度方面却充耳不闻,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这种态度也不难理解,不承认是为了不授人以柄,不否认则是为了威吓巴基斯坦,让其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国力占优,地利占优,而且作为被袭击的一方,印度甚至在道德层面上也占有一定优势,再加上特朗普已经宣布对印度的支持,巴基斯坦看上去在这场风波中毫无胜算。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这个关键时刻,依然有国家向巴基斯坦伸出援手。
4月26日,伊朗外交部对外宣布,他们已经向巴基斯坦表明态度,愿意充当其和印度之间的调解人。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巴基斯坦总统副总理兼外长进行了通话。
在通话中达尔向王毅外长介绍了事情的最新进展,并保证会及时同中方进行沟通,而王毅外长则表示,中方支持巴方的反恐行动,但同时也会充分理解巴方的合理安全关切,支持巴方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利益,并要求尽快就袭击事件展开公正调查。
中方的表态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对于印度在拿不出证据的情况下就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分子并采取行动的做法,中方并不赞同,否则也不会特别强调要进行公开公正地调查。
其次就是把事件框定在"反恐"的范围内避免事件升级,而理解巴方合理的安全关切,支持其维护自身利益,无疑就是暗指印度日前在印度河上做文章的行为,因为这已经切切实实地损害了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