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宣布稀土等关键物项出口管制后,特朗普24小时内便在社交媒体咆哮,威胁对中国产品加征 100% 关税,并实施关键软件出口禁令。特朗普还宣布取消中美高层在韩国APEC峰会期间的会晤并指责中国"极其激进",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倒打一耙。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中美经贸关系原本处于风平浪静的"休战期",可近期美方却不断发布错误的对华政策,甚至出台"连坐式制裁规则",对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实施同等管制,这一新规将涉及3000家中资企业。可见,是美方挑衅施压在前,中方强势反击在后。中国商务部连续发布六份公告,宣布对稀土物项、技术、设备及原辅料实施出口管制新规,任何使用中国稀土材料(即使仅含0.1%)的半导体企业,都必须向中国政府申请许可证并接受逐案审批。

西方有句话叫"上帝要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另一句是东方的,叫"趁你病,要你命"。美国深陷债务危机,通胀危机财政危机与供应链断链危机。在这个时候特朗普政府非但没有收敛对华挑衅行为,反而还不自量力地升级对中资企业的"长臂管辖"。华府对中方可能的反制应该是有所预判和预案的。然而,中方发布稀土管制新规,任何使用中国稀土材料(即使仅含0.1%)的半导体企业,都必须向中国政府申请许可证并接受逐案审批。这一反击已经远远超出美方的预判。

假如中方认真严格执行稀土材料,设备和技术出口禁令,那么无论是美国的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和微软,还是韩国的三星,日本的东芝,亦或是荷兰的光刻机生产企业阿斯麦等全球半导体巨头,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内,全部都会请求北京商口饭吃,否则就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停工停产,甚至破产的尴尬境地。《纽约时报》报道称,台积电因芯片含有中国大陆的稀土,将无法向美国出售任何半导体芯片。兰德智库则警告称,若中方稀土供应中断90天,美国78%的国防承包商将陷入停产。

面对中方的反击,特朗普还想故技重施,重启老一套的关税讹诈,结果美股再遭"黑色星期五",三大股市狂泄,华尔街哀鸿遍野。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有了关税战之初的前车之鉴,这次特朗普总统宁肯自食其言,也要保住对华贸易。就在威胁对华加征100%的关税后,不到8小时,特朗普态度骤变,发文称 "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并强调美国"想帮助中国而非伤害"。他还改口称,并未取消本月底的中美峰会,两国的经贸谈判也没有进入终局阶段。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表态,愿与中国谈判,并 "珍视与中国的友谊"。

短短不到48小时,美国政府从"关税战威胁" 到 "请求谈判",再度暴露华府色厉内荏的"纸老虎"本性。特朗普还改口并未取消中美峰会,宁肯在全世界面前自食其言,也要保住对华贸易。原因很简单,中方手中握有决定关乎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企业生死的"王牌"。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今年9月份,进口同比增长7.4%,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7%,中国经济出口同比增长8.3%,这说明即便失去美国的市场,中国的经济依然可以实现快速增长。

反观美国则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今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已经陷入停摆,几十万雇员停薪休假。由于迟迟接不到中国的订单,美国豆农正面临破产潮。与此同时,美债规模超37万亿美元,美债每天就增加51亿美元,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此时若对华重启全面的贸易战,必将加剧美国的通胀危机与企业亏损,这不仅会令美国陷入全面的经济大衰退,而且还将激化其国内矛盾,动摇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因此,他宁肯不要面子,在全世界面前自食其言,也要保住对华贸易合作。

实际上,所谓的中美峰会,纯属是美国一厢情愿,中方从来没有证实过。结合特朗普过往行径与当前表态,更像是战术性妥协而非战略性醒悟。但这场始于2018年的对华战略攻势已难持续,中方已开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稀土管制、港口费反制、反垄断调查等,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施压。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只有选择作出实质性的让步,中美才能展开新一轮的谈判。否则,中方就会继续剩勇追穷寇,以更精准、更坚决的反制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