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火车硬座上,15岁的张同学抱着一桶泡得发胀的泡面,盯着窗外掠过的戈壁滩笑--
他刚从株洲坐了40小时硬座到乌鲁木齐,接下来要靠1615元逛遍天山天池、赛里木湖,连转车时蜷缩在硬座底下睡觉的"技能"都用上了。这段"少年版穷游"被他晒到社交平台后
网友炸了:"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比我25岁还会玩!"
"铁腚"出发:4桶泡面+5个馒头,攒了半年旅行经验的"老驴"
7月11日清晨,张同学背着装满"生存物资"的背包站在株洲火车站,兜里揣着父母给的2000块钱。出发前,他已经做了半年"短途试炼":
周末坐高铁去上海看外滩,乘硬座去广州吃早茶,半年打卡15座城市,集齐近百张火车票,连深圳地铁的换乘路线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我知道怎么抢低价票,怎么找便宜青旅,怎么和陌生人保持距离。"他说,这次去新疆,是"攒够经验后的大升级"。
为了省钱,他把"极简主义"发挥到极致:带了4桶泡面、5个馒头、3个鸡蛋和3瓶水,"火车上的饭太贵,这些够吃两天"。
从株洲到武汉转车,再到乌鲁木齐,40多个小时里,他靠泡面和馒头果腹,偶尔啃个鸡蛋"改善伙食",连矿泉水都省着喝--"新疆的水贵,能忍就忍"。
新疆6天:硬座底下睡觉,却没错过烤包子和刀削面
新疆的景点像撒在戈壁上的珍珠,但距离远得让人崩溃。张同学把"省钱"变成了"旅行智慧":
住:基本睡在火车上,转车没抢到座票时,就蜷在硬座底下,用外套裹着身子,像只"缩在壳里的蜗牛"。
偶尔住青旅,选20块钱一晚的"床位房",说"能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比酒店有意思";
吃:泡面配馒头是"固定套餐",但他也没亏了自己的胃--
路过喀什时,咬咬牙买了碗10块钱的刀削面,尝了3块钱一个的烤包子,撸了5串1块钱的羊肉串,"这是新疆的烟火气,不能错过";
行:坐大巴转景点,遇到热心司机大哥主动停车带他看天池日出,"不要钱,就想让你看看新疆的美";
在赛里木湖,碰到个小姐姐帮他拍了张"比风景还甜"的照片,说"你这股冲劲,比湖水还清澈"。
1615元的"奇迹":不是"苦行僧",是"会过日子的少年"
据张同学统计,新疆6天总花费仅1615元,其中交通费占了一半,吃饭花了300块,住宿才花了150块。网友直呼"太会省了",但他说:"不是抠,是把钱花在刀刃上。"
比如,他会提前一周抢"临客票",比正常票价便宜一半;会和青旅的朋友拼饭,AA制吃烤全羊,"既能尝到美食,又不用花太多钱"。
旅途中的温暖比风景更让他难忘:有次坐大巴去唐布拉百里画廊,司机大哥看他背着大背包,主动把他的行李放到后备箱,说"小伙子,我带你去看最漂亮的花海";
在青旅,遇到个"旅游搭子",跟他一起拼车去喀纳斯,说"我们都是穷游的,互相照应";还有个阿姨塞给他几个苹果,说"孩子,别亏了自己"。这些"小惊喜",让他觉得"再苦都值"。
父母的支持:"报警过,但还是让他去"
网友最好奇的是:"父母难道不担心吗?"张同学说,有次去深圳旅游,他在车上睡着了,没接到父母的电话,他们急得报了警。
但回家后,父母没骂他,反而
说:"下次要记得开机,我们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
"我爸妈比较开放,说'学业重要,但快乐更重要'。"张同学说,这次去新疆,父母帮他查了,里面有创可贴、感冒药和手电筒,"他们说,'勇敢走出第一步,我们在后面支持你'"。
"点亮地图":下一站拉萨,青春没有"售价"
新疆之行走红后,他又去了大理看洱海,去昆明吃过桥米线,现在到了拉萨,计划旅行到暑假结束。
他的卧室里,贴着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每打卡一座城市,就用红笔圈起来,现在已经圈了20多个,像朵绽放的花。
"我想把中国地图慢慢'点亮',"他说,"穷游富游不如少年游,愿我们永远勇敢和自由!"
网友们还在追他的旅行日记,有人说"等,也要像你这样游",有人说"我15岁时还在妈妈怀里撒娇,你已经走遍大江南北了"。
而张同学说,他的目标是"18岁前走遍中国","接下来要去西藏那片'蓝色的海'"。
结尾:青春的"门票",是勇气
张同学的旅行不是"苦行僧",而是"少年的浪漫"--他用1615元换来了天山的风、赛里木湖的水、烤包子的香,还有陌生人的温暖。
他说:"青春没有售价,只要敢出发,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有人问他:"下次还会去吗?"他笑着说:"当然,下一站,拉萨!"
或许,这就是青春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坐在教室里幻想,而是背着背包出发;不是追求"富游"的奢华,而是享受"穷游"的快乐;不是害怕未知,而是勇敢拥抱未知。
你15岁时,有没有过这样的"勇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毕竟,青春的"门票",从来都不是钱,是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