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越南河内巴亭广场灯火辉煌,8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彩排正在紧张进行。随着现场照片和视频的发布,外界发现这场阅兵仪式处处透着"中国影子",从徒步方队到装备展示,再到整体流程设计,越南显然借鉴了中国阅兵的成熟模式。然而,这次中国却未派仪仗队参与,而俄罗斯、老挝等国纷纷亮相。这一细节引发外界对越南国防建设与外交动向的广泛关注。

越南的阅兵仪式近年来愈发注重仪式感与组织性,而此次彩排更是将"中国式阅兵"演绎得淋漓尽致。徒步方队涵盖了陆军、海军、防空空军等多个军兵种,受阅官兵身着统一军装,步幅整齐划一,虽然尚未达到中国阅兵方队极致精准的水平,但整体纪律性和协调性已颇具水准。标兵就位、鸣礼炮、花车受阅等流程设计,也能清晰看到中国阅兵体系的影子。巴亭广场的布置同样讲究,国旗与标语悬挂四周,灯光以暖白和赤红为主色调,营造出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装备方队的展示则暴露了越南国防力量的"代际差距"。一方面是从俄罗斯进口的T-90S主战坦克、堡垒-P超音速岸舰导弹等现代化装备,另一方面则是苏联时期援助的T-54主战坦克、BMP-1步战车、飞毛腿B弹道导弹等老旧武器。这些老装备的集中亮相并非刻意展示历史,而是越南国防现代化进程受限于预算和技术条件的真实写照。同时,越南奉行"经济优先"战略,更多资源被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中,国防领域只能优先保障关键项目。

国际仪仗队的参与情况也备受关注。越南邀请了中国、俄罗斯等多国仪仗队,但中国并未派队参与。分析认为,这并非双边关系冷淡,而是中国三军仪仗队因国内大阅兵的准备工作无暇分身。相比之下,俄罗斯、老挝和柬埔寨的仪仗队已确认出席,越南试图通过多国参与展示其"开放合作"的外交姿态,同时强化其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阅兵仪式对内外传递了多重信号。对内,越南通过展示国防力量凝聚民族共识,提振国民信心,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阅兵成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对外,越南则通过展示部分国产装备和邀请多国参与,传递其国防自主的决心与开放合作的理念。然而,从装备方队的展示可以看出,越南的装备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80%的主战装备仍是苏联时期的老旧型号。未来,越南若想突破装备代际差距,需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优化国防资源分配,并加大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力度。

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宣言。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越南能否在国防现代化和外交发展中找到平衡点,将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