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号,韩国总统李在明专机落地华盛顿的同时,韩国特使团也来到了北京。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接见了韩国特使团,双方一见面,韩国特使团团长朴炳锡就称王外长是"老朋友",好久不见,"又年轻了"。

值得一提的是,朴炳熙带来了李在明总统的亲笔信,交给王外长之后,又马上提出了一个恳求,说希望中国高层能够出席10月底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但从中韩双方的新闻通稿来看,王外长没有接话,而是跳过了这个话题。

8月24号正好是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中韩两国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尹锡悦执政期间,中韩关系急转直下。双方都不乏将中韩关系拉回正轨之意,但韩方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李在明已经拒绝出席具有重大意义的北京"9·3"阅兵;其次是李在明出访他国,首访了日本。我们尊重韩国的外交自主权,总统来不来中国的阅兵仪式、首访到哪个国家,都是他们自己的权利,中国也没有说什么。只不过从发展两国关系的角度,希望李在明做的能够更加积极一点而已。

而王毅外长对韩方希望中国高层能够出席10月底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保持沉默,甚至中国领导人不出席在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峰会,韩方也得尊重中方的选择。当然王毅外长当时没有当场回应韩方的希望,这本身也是很正常的外交处理方式。因为时间还没有到,中方高层出席不出席APEC峰会,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综合评估之后,才能够给出明确的回复。

特别是李在明现在与特朗普会晤,之后韩国方面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外交动向,更为引人关注。从目前来看,李在明在美方提出的驻韩美军的"灵活性调动",也就是是否应允美军从韩国本土出发干涉"印太"事务问题,他表示这是"极其不可能的事情",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强硬拒绝态度。但是谁也不好说,在特朗普的施压之下,李在明是不是会变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10月底在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峰会,对于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经济疲软的韩国也意义重大,因为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否能够争取到中方最高层领导的出席,对韩国来讲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他们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

但李在明政府近来一系列的表现,是否配得上中国高层领导出席APEC峰会,现在还真不好说,所以不排除中国最高层不去。如果不去,是不是中方对李在明不出席"9·3"阅兵的回应呢?这个是韩方需要掂量的事情,中方只是顺势而为。

王毅外长对韩方的外交留白,是一个高明的策略,既为中方后续决策保留了空间,也给韩方传递了拿出诚意来处理与中国关系的信号。李在明到日本、美国一阵亢奋之后,也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处理中韩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