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韩国斥资1500亿美元押注特朗普的"造船梦",试图"让美国造船再次伟大"。

但据彭博社8月27日报道,日本金融机构野村证券分析认为,韩国利用其造船企业帮助重振美国陷入困境的造船行业的雄心,可能威胁到自身船厂的盈利能力。此前,韩国政府承诺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其中1500亿美元将作为韩美造船合作专用资金,重点在海军合同。

与此同时,韩国国内一些观察人士呼吁政府谨慎行事。有学者形容称,韩国造船业"近十年来一直处于危机状态",现在刚刚出重症监护室(ICU),就被委以重任。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船舶交付量远不及中国,韩国占比约为17%,而中国则占68%左右。

此外,还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对合作伙伴和盟友的看法更加悲观,很难相信美韩之间会实现长期合作。"若这笔交易无法持续十年,就没有经济意义。"

韩华造船厂

分析师质疑:韩国能盈利吗?

野村证券在一份报告中称,如果韩国将世界领先的专业知识转向美国,韩国造船企业将不得不应对熟练工人短缺、通货膨胀以及薄弱供应链等问题。

分析人士表示,韩国拟议的大额投资很可能取决于是否有航运公司的直接参与。

"因此,我们对韩国造船企业在美国的造船业务盈利能力持谨慎态度,"分析师写道,"在我们看来,美国海军机会在韩国造船企业当前的估值中被高估了,忽略了围绕盈利能力的担忧。"

彭博社称,野村证券的疑虑出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地时间25日会面之后。当时,两人在会晤中对造船和其他领域的密切合作表达了乐观态度。为达成一项有利的贸易协议,韩国在7月底曾建议,利用其造船实力帮助美国恢复其濒临死亡的造船业。

自那时起,韩国大型造船企业的股价已大幅上涨。收购了美国费城船厂的韩国造船企业韩华海洋公司股价上涨近14%,现代重工公司过去一个月上涨12%。

韩国方面乐观地估计,来自美国海军的合同可能会使韩国船厂的市值增加32亿美元。

不过,野村证券分析师表示,投资者必须考虑韩国造船企业在美运营时将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工人退休以及相关的低效问题。

分析师还指出,美国法律规定海军舰艇必须在美国本土建造,而对美国舰艇的维修或保养也只能在美国进行。这意味着韩国需要在开始参与美国造船之前对美国船厂进行投资。

韩华费城造船厂是目前在美国唯一的韩国造船厂,今年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负19.6%。该船厂还建造了集装箱船,可以运载3600个20英尺的等效单位,成本是其他地方的六倍。

韩国斥巨资押注美国"造船梦"

韩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造船国。据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援引克拉克森(Clarksons)数据,2024年中韩日造船完工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51.99%、26.78%和11.67%,新签订单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70.11%、16.49%和4.92%。

相较于中韩日三国,美国造船业已远远掉队。路透社称,在二战期间拥有全球最高产能的美国造船厂,到2024年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已降至0.04%。

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将重振美国日益衰落的造船业视为优先事项,试图追赶全球最大造船国--中国。他也多次提出与韩国合作的可能性。

重振美国海运业并对抗中国的主导地位,已成为美国两党共识。前拜登政府官员、现任美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威廉·赫纳根警告称,中国造船业十年内将成长为像美元一样的"地缘政治筹码",届时,"全球地缘政治平衡将发生改变"。

"我们将重回造船业。"特朗普25日在白宫椭圆办公室会见李在明时说。

8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会晤李在明 IC Photo

"为讨好特朗普,韩国押注振兴困境中的美国造船业",路透社25日以此为题报道称,韩国和美国就贸易和安全协议的细节争论不休之际,李在明试图借助"让美国造船再次伟大"的承诺推动合作。

根据美国和韩国今年7月宣布达成的贸易协议,美方将包括汽车在内的韩国输美产品关税税率降低至15%,韩方则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其中1500亿美元将作为韩美造船合作专用资金。

彭博社称,这笔1500亿美元基金的全部细节及其使用时间表尚不清楚。

韩国财政部长官具润哲8月6日向国会表示,整个基金将由政府支持的投资、贷款和担保组成。具润哲表示:"这并非为了韩国的被动投资或导致国内就业岗位流失,而是为了利用这个机会升级产业,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无法赶上。"

"刚出ICU的韩国造船业,或难担此重任"

但路透社分析指出,韩美在造船合作上还面临诸多法律和制造方面的障碍,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

韩华海洋公司海军舰艇全球业务负责人曾表示,美国造船业"设施老旧,技术人员短缺。"

有韩国造船业人士对路透社说,培训本地工人可能需要4至5年,并且很难找到愿意从事船厂艰苦工作的人员。与此同时,钢板等零部件采购问题也可能阻碍美国快速推进重振其造船业的目标。

与此同时,韩国国内一些观察人士呼吁政府谨慎行事。韩国产业经济贸易研究院研究员李恩昌表示,韩国造船业"近十年来一直处于危机状态"。他指出:"它才刚刚脱离重症监护室(ICU),就被要求在全球舞台上代表韩国。这真是一次巨大的跃进。"

李恩昌补充道:"对于如此雄心勃勃的项目,行业既没有闲置产能,也没有容错空间--除非事先进行周密的规划。所以我认为政府应当把任何投资都与美国的长期需求承诺挂钩。"

报道指出,近年来,韩国力图在造船技术竞赛中保持领先。但现实是,中国正在"蚕食"韩国的技术优势,且价格更加优惠。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造船厂拿下的订单量约占全球新船订单总量的17%,而中国则占68%左右。

2024年中韩船舶交付量对比 彭博社制图

新加坡欣里奇基金会贸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尔姆斯表示,特朗普政府对其他国家长期参与美国造船业复兴的态度很难解读。她补充道,特朗普政府似乎更倾向于交易而非合作,这使得美国和韩国都更难以扩大国内造船业,也更难以制造出具有成本效益的船舶来与中国制造的船舶竞争。

"现在真正的挑战是,特朗普政府对合作伙伴和盟友的看法更加悲观,"埃尔姆斯在谈到美韩交易时,质疑美国是否会履行其长期承诺。

她进一步指出:"必须确保双方达成的任何协议都能稳定十年,并且还需确保在十年的投资结束后,会有买家愿意花费如此高昂的价格购买这些船只。否则这笔交易就没有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