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最终确认不出席九三阅兵,这无疑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看来他此前的"自主外交"表态,终究还是停留在口号上。要知道,李在明的总统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如今好不容易坐上这个位置,行事风格却让人捉摸不透。
起初,大家都以为李在明会走出一条有别于前任尹锡悦的亲美路线,毕竟他在竞选时就曾信誓旦旦地表示,韩国不应将所有筹码都押在美国身上,发展与中俄的关系同样重要。
当时,李在明顶着巨大压力,在韩美同盟的铁板一块上硬生生砸出了一条缝,此番言论不仅招致对手的猛烈抨击,也让不少国内民众对他刮目相看。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还曾公开表态"台湾海峡的事与韩国无关",这番话让外界普遍认为,李在明上任后会着力改善中韩关系,甚至可能开启两国关系的新篇章。毕竟,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下,中国市场对韩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强化对华合作,才是真正务实的选择。
因此,当九三阅兵的邀请发出后,很多人都预测李在明会欣然前往。然而,随着日期临近,韩国方面的回应却迟迟不见踪影,直到最后,才抛出一个"降级出席"的方案。
何为降级?说白了,就是李在明将访问美日作为首要任务,只派一个特使团,附带一封亲笔信来"意思一下"。这种安排,很难不让人看出李在明对九三阅兵的轻视。若非他行程上明确写着访问美日,或许韩国还能找个借口搪塞,但现在一切不言自明。
这充分说明,李在明虽然不像尹锡悦那般无底线亲美,但在"紧跟美国"这件事上,依然没有摆脱韩国历届政府的"传统",甚至将日本也一并纳入了行程。
由此可见,韩国新政府的外交方向,恐怕不会有太大转变。中韩关系或许会比尹锡悦时期有所缓和,但想有质的飞跃,恐怕是天方夜谭。
说到底,韩国在战略上始终是美国的"跟班",即便有几个想硬气的总统,最终也难逃看美国脸色行事的命运。毕竟,特朗普至今未透露是否参加九三阅兵,如果李在明贸然出席,岂不是在公开场合给特朗普难堪?
所以,我们不难推断,韩国迟迟不表态,很可能是在观望美国的动向。一旦特朗普流露出参会意向,李在明或许也会立刻调整策略。
就在李在明选择缺席我国九三阅兵之际,我方的一手安排,可以说是巧妙地回击了韩国。一位特殊身份的客人到访,直接让韩国感受到了外交上的寒意。
在九三阅兵前夕,中国驻朝大使馆举办了一场招待会,这无疑是阅兵活动的重要预热。在这场活动中,朝鲜的"二号人物"崔龙海亲自到场,足见朝鲜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我方也借此机会,重申了将继续深化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的坚定立场。
崔龙海的此次现身,或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要知道,早在2015年的阅兵上,朝鲜就是派崔龙海出席的,当时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如今,物是人非,令人感慨万千。
除了崔龙海这一举动外,朝鲜近期也多次提及中朝友谊,并表示将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功绩。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中韩关系与中朝关系的分量,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从这些行动中,能清晰地看到朝鲜对中朝关系的珍视,这与李在明的敷衍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从来不是靠有多少国家元首捧场来决定的,而是靠自身的综合实力铸就的。
特朗普难道没想过用关税大棒来压服中国吗?显然,他试过,但最终失败了。正因如此,直到今天他也不敢再轻易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因为他怕自己下不来台。
所以,李在明还是掂量掂量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最好还是别走上"倚美抗中"的邪路,因为中国手里有的是反制的底牌。
这一次九三阅兵的盛况,绝不会因为李在明的缺席而有丝毫减色。可以预见,其国际影响力将远超十年前,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