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多家媒体报道,咱们国家在去年珠海航展上的"九天"无人机即将首飞,蜂群母舰除了具备强大的导弹挂载能力、炸弹挂载能力,还有"异构蜂巢任务舱",可以采取蜂群战术,以航空母舰的样态,在空中对地面、对海上进行超饱和突击,其7000公里航程、6吨载弹量,它所形成的打击效果和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无人能出其右。

最近,乌克兰很多媒体开始关注中国的"九天"无人机。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使用无人机的量也很大,效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媒体好像对"九天"无人机不感兴趣,他们说个头太大、飞行过程中机动能力太差,容易被击落。总之,生存能力不强是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他们还指出,如果近距离释放射程、航程只有几十公里的小型无人机很容易被对方击落。我感觉这个提醒挺对,如果你平台有超远程攻击能力,就像歼-10有霹雳-15导弹,可以超远程狙杀对手,你根本就不用进入对方的防空火力范围。

但是乌方媒体大概忘了一件事,"九天"无人机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大型无人机就跟轰炸机一样,如果在歼击机,包括其他武器装备无法获得空中优势状态下,这种飞机肯定不会进入战场,所以必须有制空权,有绝对的优势,才能够确保这款无人机在作战条件下发挥作用。

所以"九天"无人机依然是"炸弹卡车",它携带各种炸弹、导弹为的是第二次突击,为的是彻底突击,为的是毁灭性打击,包括蜂群战术,也是要在近距离对地面、海上目标进行最后一击,进行绝杀。

从这点上看,如果"九天"无人机真的隆重出场,前面的战斗无人机、侦察无人机,包括预警机,有人战斗机会给它开辟通路,把空域扫清才会进入。贸然让"九天"无人机进入到任何一个设防严密的空域,那都是不明智的行为,战术规则也不允许。

乌方的担心虽然很有必要,但是担心的不是地方,因为这种无人机的用法和他们不一样,一定要在目标上空释放射程、航程较短的无人机才能够获得重大优势。

所以使用规则也是战术,战术就叫艺术,一种武器装备的出现,它的使用方法、使用环境、使用背景必须要经过严格考验,我想我们中国工程师在"九天"无人机使用方面一定会有自己的考虑,一定会有自己的使用方案和各种实战的背景做铺垫,如果贸然在实战条件下,在设防严密的目标上空使用肯定不行。

乌方媒体大概应该把"战术"这两个字好好学一学,把战术和艺术划等号这个含义好好理解一下,从而真正理解"九天"无人机,全球首款蜂群母舰的使用规则,进而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