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贾伊港突发爆炸,目前已造成近千人伤亡。在美伊谈判的关键时刻,发生这样的悲剧,到底是意外还是袭击?如今的伊朗内外交困,真的是"麻绳专挑细处断"。

爆炸发生后,伊朗高层立即启动调查,原因可能是存放在港口的易燃易爆物。至于具体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不过目前港口还存在再次爆炸的风险,潜在的风险没有排除干净,也给调查带来了诸多困难。

外界关注的目光,集中在这起爆炸是意外还是袭击?据悉,发生爆炸的沙希德拉贾伊港,是伊朗最重要的航运基地之一,承载着伊朗85%左右的集装箱海运量和55%以上的非石油贸易量。

从伊朗披露的信息看,港口平时存放着大量化学物品,如果管理不到位,确实容易引发爆炸。近年来,全世界不乏这样的案例,2020年8月,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就因为化学物品保管不妥,引发了爆炸悲剧。所以沙希德拉贾伊港这次爆炸,确实可能是意外。

不过话说回来,该港口如同伊朗海运的命根子,平时的管理一定十分到位,有发生意外的风险,相对来说应该是很低的。所以这次爆炸,也不排除是袭击,人为制造的一起安全事故。

从地理位置看,沙希德拉贾伊港临近霍尔木兹海峡,众所周知,这里被称为"世界油阀",控制着全球大多数石油贸易,而石油作为战略级的大宗商品,供应是否稳定,又影响着全球局势。

一直以来,伊朗借助临近霍尔木兹海峡的几处港口和海军基地,影响霍尔木兹海峡的通航,进而对地区和全球局势,施加影响力。伊朗敢叫板美国和以色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也是德黑兰的一张王牌。

而这次发生爆炸的沙希德拉贾伊港,算是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一处大本营,这样一处有战略价值的港口,自然会被伊朗的敌对势力盯上。

再从这次爆炸发生的时间点看,也有点蹊跷。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伊朗回到谈判桌上,再次就核问题展开谈判,并且达成协议。特朗普撂下狠话,如果伊朗拒绝谈判,就得面临军事打击的后果。

特朗普话音刚落,美军就开始行动,一边借着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机会,向中东增兵;一边向位于印度洋中部的迭戈加西亚空军地基地,部署B-2隐形战略轰炸机。外界一致认为,美军这是冲着伊朗去的,是在为与伊朗潜在的军事冲突做准备。

从伊朗事后的反应看,特朗普的威胁似乎奏效了。德黑兰方面一改不和美国接触的强硬态度,开始和美国间接谈判。不过这种谈判方式,显然不是特朗普想要的,白宫想和伊朗直接谈,所以不排除特朗普政府添一把柴,对伊朗加把火,迫使德黑兰直接和美国谈的可能。

结合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的地理位置和这次爆炸发生的时间,这起安全事故,很有可能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军事打击。即便不是美国干的,中东也有国家有能力办到。这几年,伊朗境内的不少大型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根据伊朗的调查,很多不是意外,而是人为袭击。据此判断,这次爆炸也是同样的情况。

对美国来说,不管这起安全事故是意外还是袭击,对其和伊朗进行核问题谈判是有利的。这次爆炸势必严重影响伊朗的外贸,本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下,伊朗外贸举步维艰,这次爆炸更是雪上加霜,进而冲击伊朗经济。

接下来,美国可能利用这件事,对伊朗威逼利诱,既可以用加码制裁的方式,向伊朗施压;也可以向伊朗承诺,减轻制裁,进而降低这次爆炸对伊朗造成的经济损失,来引诱伊朗和美国谈判,最终达成一份令美国满意的核问题协议。

不过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一旦伊朗通过调查,确认这次爆炸是袭击,是美国和以色列策划实施的,特朗普非但达不到逼宫伊朗就范的目的,反而可能引发伊朗的强势抵抗,中东局势可能再一次陷入火拼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