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真是一个手机不离手的年代,基本上可以说是人手一部或多部,不过手机的用途确实太大太多,所以现在的人几乎无法离开手机。不过,虽然很多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其实大多数学生还是有手机的,既然他们有手机,为何还要向学生每人收取240元的电话费,据说学校此项共计收费超百万元,听起来似乎不太妥,怎么回事呢?

最近湖南邵阳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被曝出这么一件事儿,有家长在"问政湖南"平台上吐槽,反映学校搞了个"智慧校园系统",要求每个学生每年要交240元,他觉得不合理,全校如果这么算下来可能超过百万。家长掰着手指头算账,这系统不就是食堂和超市刷个脸、校门进出记个录吗?凭啥要连续交3年?

这事儿要是放在家长群里,保准能炸开锅,记得我们这代人小时候读书最多就收个试卷打印油墨费,现在倒好,连刷脸都要充会员了,难怪我们这代人跟不上时代了。但这事件的发展也很有意思,就像班里两个同学打架,老师一来,双方说的完全是两个版本。

然而,学校方面对此的回应率先来了个剧情反转,该校校长亲自澄清,家长说的那个"智慧校园系统"不存在,那些食堂消费、校门刷脸的功能本来就是免费的。那这240元到底是什么钱呢?学校的说法是为了防学生沉迷手机,也为了防电信诈骗,所以学校就禁止把手机带进校园。可是,手机禁带校园了,但孩子总要跟家里联系吧,于是学校就在每个教室门口装了能刷脸视频通话的设备,这240元的"电话费"就是这么来的,还强调是学生自愿的。

仔细想一想,这个"自愿"让人很不自在,这就好比我们去饭店吃饭,店家说碗筷不要钱,但想用筷子得单独付餐具使用费。虽然听起来别扭,但人家明码标价了,还是"自愿"的,这个自愿难道不令人匪夷所思吗。另外,这个"自愿"还值得玩味,该校校长说每班大约80%的学生都交了这笔钱,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班大部分同学都能随时跟家里视频通话,剩下那20%的孩子心里是什么滋味?这种"被自愿"的感觉,肯定会让一部分家长心里不是滋味。

突然就想起我们这代人小时候上学时的情景,学校小卖部的电话亭前总是排着长队,那时候打一个电话才几毛钱。现在科学发展了,技术进步了,刷个脸就能视频通话,可这成本怎么就涨到每年240元了呢?据说这还是2022年就开始收的,三年下来就是720元,都够买部不错的手机了。

当然了,我们也应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学校严禁学生带手机,这个初衷还是好的,有多少孩子毁在手机游戏上,防电信诈骗也是紧跟时代,形势所需。装这个视频通话设备,确实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联系问题,但关键就在于,这个价格合不合理?设备是不是学校自己买的?通话成本到底多少?这些账本要是能晒出来,恐怕比任何解释都管用,大家才会心服口服。

昨天24日有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了解,据说教育局也已经介入调查,说月底会给予回复,目前正在调查,弄的像听书高潮时突然来个"且听下回分解",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写到这儿,不禁想起这些年学校里搞的各种各样的"创新收费",教育本来是教书育人,如果这么搞就失去了原有的纯粹,当把一些东西明码标价时,会不会无形中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什么都可以用钱解决"的课,教会学生们一种"金钱至上"的悖论。

说到底,家长及人们在意的不是该花的钱,而是花得不明不白,如果学校真把账本摊开,证明这240元完全用在设备维护和通话成本上,相信大多数家长是会理解的,也都会愿意出这个钱,再说,有哪个家长不舍得花点钱,让孩子在校园里多一点便利,经常给家长或向家里报个平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