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海事局网站信息,5月21号开始,将对江口部分水域实施交通管制,管制范围涉及302灯浮至长兴岛码头水域及深水航道进出口,诸多迹象表明,此次交通管制极有可能与福建舰的第八次海试紧密相关。若一切顺利,福建舰今年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指日可待。
作为中国第一艘用上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的航母,福建舰从 2022 年 6 月下水那天起,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2024 年 5 月 1 日,它开启首次海试,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节奏快得惊人:短短一年时间,竟然一口气完成了七次海试!
对比一下美国就更直观了。美国最先进的福特号航母,2017 年 4 月首次海试后,同样一年时间里只试了三次。有"杠精"可能会说:"美国航母技术成熟,不需要频繁测试。" 但看看福特号的 "黑历史" 就知道这话站不住脚,电磁弹射故障、阻拦系统失灵,服役多年还总出幺蛾子。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中国航母的建造和海试效率已将美国远远甩在身后。
福建舰不仅海试效率高,而且每一次测试的内容,也相当值得关注。去年五一福建舰首次海试,着重对动力与电力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超出预期,为后续的海试工作筑牢根基。第二次海试仅隔3周,期间福建舰与辽宁舰在黄海同框,彰显了中国海军强大的战斗力布局。随后的第三至第五次海试分别在 7 月、9 月、12 月顺利完成,重点测试了航行性能以及电磁弹射测试等关键项目,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 2025 年,福建舰马不停蹄,在 2 月和 3 月分别开展了第六、第七次海试,主要围绕舰上系统的优化工作,为最终服役全力冲刺。这次的第八次海试,外界分析认为,会聚焦于舰机融合与作战系统的整合,我们会持续关注后续的情况。
可以说,福建舰已经在为最后的服役冲刺了。关于福建舰的技术亮点,包括电磁弹射系统、系统集成能力、新型舰载机、航母编队等等,已经有很多分析了,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今天着重讲的便是我前面提到的,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整个海军舰队的建造效率上已经展现出明显优势。
福建舰从下水到即将完成第八次海试,再到有望今年服役,整个过程高效有序。中国的造船厂能够迅速获得所需材料和设备,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和供应链风险,这个流程所能展现的"杀伤力",对于老美老说,恐怕比单纯的技术比拼更恐怖。你看美国海军的新型星座级护卫舰原计划从建造开始到交付需要48个月,如今却不断推迟,一艘7000多吨的舰艇建造进度拖沓,价格更是飙升至10亿美元以上,甚至超过了解放军055大驱的造舰成本,这个差距才是让美国海军最绝望的。
不管怎么说,福建舰若在今年成功加入人民海军,将对中国海军的战略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它将进一步强化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改变中国海军在远海的战略态势。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以及应对台海及西太平洋局势等方面,福建舰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