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破防"了,巴基斯坦和沙特正式结盟,印度政府沉默两天后,公开发出严正忠告!

据报道,中东的棋局又变天了,这一次,主角不是美国,也不是以色列,而是巴基斯坦和沙特。9月17日,沙特和巴基斯坦在利雅得正式签署了共同战略防御协议。这份协议字面看着低调,实则分量十足。刚刚签完,全球各大媒体都在刷屏,南亚和中东的格局立刻被搅动得天翻地覆。

更耐人寻味的是,印度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地缘变局,一反常态地沉默了两天。要知道,印度一直自诩为地区大国,遇到类似事件总是第一时间高调表态。这次,印度外交部却硬生生憋了48小时,最后才由发言人出面,发出一份措辞克制但暗藏锋芒的声明。

这份协议的正式签署,被称为是中东和南亚地缘安全的"分水岭"。根据协议,第三方只要对沙特或巴基斯坦有侵略行为,就等同于对两国同时宣战。这表明,沙特和巴基斯坦已捆绑成了命运共同体,谁也别想"各个击破"。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甚至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直言,巴基斯坦的核能力将在协议框架下,"根据需要向沙特提供"。这等于首次公开承认,沙特获得了来自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表态就是要给以色列一个下马威,让中东核威慑的天平发生微妙变化。

要知道,长期以来,以色列都是中东唯一公开拥核的国家。现在,沙特和巴基斯坦抱团,等于间接打破了以色列的核垄断。以色列最近还对卡塔尔发动了空袭,让中东安全局势更是不稳定。沙特此举,也是在对美国和以色列发出警告,谁也别想再一家独大。

面对此情此景,印度政府的反应很有意思。协议签署当天,印度外交部只是表示"注意到",没有实质性表态。一直到9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才终于出面,对外发出了所谓的"严正忠告"。

表面上看,声明很克制,说什么"印度和沙特有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希望沙特能兼顾共同利益和敏感关切"。但细品之下,全是无奈和焦虑。印度很清楚,这份协议一旦落地,自己在西线的压力会陡增。

过去,印度总想着"东西两线"同时施压中国和巴基斯坦。可现在,巴基斯坦背后多了个沙特,印度再想两头兼顾,恐怕就得左支右绌了。

沙特为什么突然和巴基斯坦"死磕"到一起?其实原因很现实。首先,沙特对美国的安全承诺早已失望。以色列攻击卡塔尔,美国袖手旁观,让阿拉伯国家看清了一个道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其次,巴基斯坦几十年来和沙特军事合作密切。如今中东局势复杂,沙特需要一把"核保护伞",巴基斯坦正好能补上这块短板。双方一拍即合,把多年的默契用一纸协议正式"盖章"。

沙特和巴基斯坦的结盟,也是对以色列的一种战略牵制。以色列这些年在中东横冲直撞,周边国家都不安生。沙特拉上巴基斯坦,就是要让以色列明白,中东安全格局已经不是你说了算。

最难受的其实是印度。沙特不仅是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也是关键经济合作伙伴。这次协议一签,印度面对的局势就变得扑朔迷离。一方面,印度想维持和沙特的经济合作,毕竟石油不能断。另一方面,沙特和巴基斯坦的结盟无疑让印度在西线安全上更被动。

声明中所谓"共同利益",其实就是在提醒沙特,别忘了还有印度这张大客户的订单。可沙特会不会买账,真不好说。毕竟,安全才是沙特的第一诉求。

再说了,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同盟,已经不是简单的"结拜兄弟",而是真正的战略捆绑。印度想靠经济合作来换安全,未免有些一厢情愿。

这场沙巴结盟的背后,还有美国影响力持续下滑的现实。过去,海湾国家一出事,总是第一时间求助美国。可现在,无论是以色列空袭卡塔尔,还是地区安全乱局,美国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阿拉伯国家明白了,靠美军已经靠不住,得自己拉帮结伙。沙特选择巴基斯坦,就是要告别"单边安全"的旧模式,转向"多元防护"的新格局。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得很透,这份协议其实是海湾国家对美国和以色列不安感的直接回应。以色列袭击卡塔尔,让沙特彻底看清华盛顿的"安全牌"已经不灵,必须自谋出路。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的"核保护伞"表态,直接让以色列和印度都绷紧了神经。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不仅仅是口头威慑,更是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险"。长远来看,中东的核平衡可能由此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