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群普通小伙编的舞蹈《大展鸿图》火了,可原创团队却觉得委屈,这事儿让人五味杂陈。如今网络时代,作品传播速度快得惊人,但原创者的辛苦和付出,往往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

大家都在跳《大展鸿图》,从广场舞大妈到明星网红,从国内到海外,这舞火得没边了。巴西歌手出了葡语翻唱版,新加坡网友改成街舞,欧美年轻人跟着扭,老外听了歌就忍不住跟着节奏动起来。7月7日,这首歌还冲上Spotify华语歌手榜第一名,月听众达到302.2万,连周杰伦都被挤到了后面。可谁又知道,这舞是重庆几个小伙子原创的呢?

不齐舞团这帮人,2017年就组队了,因为跳舞老是跳不齐,干脆自黑取名"不齐舞团"。他们扎根重庆,把洪崖洞、解放碑、大剧院等全城地标都变成了跳舞的背景板。2018年他们在洪崖洞跳舞,还带火了那个景点。五年多过去,全网粉丝早就破了2000万,是舞蹈赛道的顶流。

这次编《大展鸿图》舞,他们依旧拿出"重庆制造"的狠劲儿。短视频里"一秒帅哥变大叔"的反差变装,看着十几秒,实际拍了三四个钟头。他们不端着、不装高级,用最真实的"野生感",把市井生活演活了。可原创团队之前为啥没被看见呢?网络时代,作品跑得比署名快。《大展鸿图》舞被二创搬运到各个平台,原创标签一丢,大家光顾着跟风跳,谁还去追根溯源。舞团成员蚯蚓这类核心创作者,尽管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但单个成员账号粉丝30万,和爆款舞蹈的百亿播放比,声量确实容易被淹没。

好在真相终于浮出水面,重庆小伙们的实力藏不住了。他们这些年坚持"舞蹈+城市文化"的路子,早就是重庆旅游推广大使。今年3月嘉年华活动,他们自编"龙舟舞"为家乡打call,拍摄时从下午4点鏖战到半夜12点,30多G废片堆出来40秒精品,就为展示重庆美景。队长说得很实在,他们跳舞的初心,就是"跳遍世界广场",传递快乐和正能量,不是当什么偶像天团。

《大展鸿图》的全球走红,其实戳中了一个趋势:文化输出不用刻意讨好。就像湖北日报评论说的,这首歌能爆,恰恰因为它"不迎合",把最本土的方言、最市井的生活直接"怼"到世界眼前,反而让人被这份生猛的真实感打动。不齐舞团的编舞也是同理,没搞高大上技巧,就用生活化动作引发共情,让谁都能跟着比划两下。

眼下老板放话了,舞团肯定还得继续整活儿。对他们来说,被看见是动力,不是终点。毕竟这帮人从出道就明白:"网络很公平,内容不迭代就会被甩下。"下次再刷到什么魔性舞蹈挑战,你可得留个心--说不定又是重庆那帮"跳不齐"的小伙子,带着新作品来征服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