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时两天,总共进行了10个小时会谈后,中美在马来西亚的经贸磋商结束。随后,美方代表、财长贝森特在会谈第一天,悄然从地下车库离开后,第二天终于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美国将取消对华加征100%的关税,还认为中方会把稀土出口管制延期一年落实。不过,贝森特有一句话很不寻常,他提到美国愿意"通过平等、尊重的方式",与中国化解分歧,实现双边合作。要知道,美国在历届中美会谈中,都强调"基于规则、从实力出发"与中国谈,现在居然愿意"平等尊重",可见他们彻底明白了,中国已经与美国平起平坐。

美国财长提到"平等尊重",很可能对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要知道,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实用主义",他完全不在乎所谓"意识形态盟友关系",只看对方综合实力。在此前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直接曝光了北约秘书长吕特给他的"奉承短信",完全不给后者保留面子,连起码的外交礼节都不遵守。此后,特朗普更是制造了"爸爸门",声称吕特叫自己"爸爸",还出售了相关周边产品。但对如此羞辱,无论是吕特本人,还是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反应都不强烈。毕竟,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深度控制了欧洲,欧洲国家已经默认了自己"低人一等"的情况。

而对中国,美西方长期存在严重偏见。即便中国已经建造出航母、五代隐身战机等先进武器装备。歼10CE还在印巴空战中,全面压制了欧洲最先进战机"阵风"。但在美国智库的"全球空中力量"排名中,依然把印度列为第六,中国只有第七。可以看到,即便看到了中国的强势崛起,但西方对华的刻板印象,依然是"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国取得的成就被诋毁污蔑为"偷窃西方的现有成果"。这也是为什么,荷兰会直接"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新加坡总统公开要求中方"放弃自力更生"。

但现在,美国财长表示要"平等尊重"中国,这就是明确告诉国际社会,中国已经拥有成为"超级大国"的能力,与美国平起平坐。西方阵营的对华认知,是时候重塑了。

同时,就在中美会谈期间,美国海军连续在南海遭遇军机坠毁事件,先是一架MH - 60R"海鹰"直升机坠海,随后一架F/A - 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掉入南海水域。美国航母此时现身中国家门口,除了执行所谓的"印太战略",还有一个目的是对华施压。因为从部署时间点看,现在中美会谈刚结束,特朗普已经飞抵马来西亚,开启他第二任期的首次亚洲行,还可能在APEC峰会与中方领导人会晤。然而,美国海军连续坠机,让美国又在国际社会面前窘态尽出。舰载机起降作为一项风险很大的操作,不仅需要飞行员具备极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还需要军机和相关设备不能有任何偏差。然而,美军在持续高强度、快节奏地部署下,无论是人员精力,还是武器装备的状态,都出现了很多问题,类似的坠机事件近些年大幅度增加,这也说明美国确实在走下坡路了。

有分析认为,这次中美在马来西亚的谈判结束后,双方已经全面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美虽然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美国想维持以自己为核心的"霸权体系",中国则是全球多极化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双方存在"结构性"矛盾。而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在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被提前了足足15年。这也意味着,我国未来10年的GDP,都要维持在现有的4.8%增长率水平,并在更多高新技术领域取得全球领军者地位。因此在未来10年,我国将与美国持续在高新领域进行"高峰竞争"。

至于特朗普政府的后续做法,从贝森特提到"平等尊重"中国,又强调"中国可能延期落实稀土出口管制"的情况看,他们的策略优先侧重于"战术性胜利"。接下来,特朗普大概率会高调赞扬中美"达成了框架",然后塑造他的"重大胜利"叙事,从而给明年的中期选举造势。在短期内,特朗普会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换取中美的"有限共识",其真正目的还是"时间换空间",给必要时刻的"全面脱钩"做准备,也不会放弃联合盟友围堵中国。因此,这次的会谈,不是博弈告一段落,而是新的"对抗"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