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梦梦见一棵梨树,三十年没忘。

梦里有个女人穿蓝布衫,喊他幺儿。

醒来就哭,说不清为什么。
没人当真。
直到27年后,他突然想起这梦,随手一搜,DNA一比,真找到了。
四川绵阳,一个早就放弃希望的家,等了他整整二十七年。
那棵梨树还在。
政府给它挂了牌,叫"团圆树"。
老父亲每天早上都去树下坐一会儿,不说话,就盯着看。
他女儿说,妈走前最后一晚,也梦见梨树结果了,红得发亮。
没人信梦能带人回家。
可中科院刚出的研究说,七岁前被拐的孩子,七成以上会反复做同样的梦。
不是幻觉,是记忆卡在了脑子里,像老磁带,一 rewind,声音就冒出来。
"幺儿"这两个字,是母亲的口音。
梨树的香,是老家院墙边那棵,风吹过来的味道。
技术帮了忙。
Y-STR排查,三个月就锁定了四川那一家。
可真正把人拽回来的,不是机器,是那个梦。
是那口没改掉的四川腔,是那件蓝布衫,是那棵树,是母亲临终前没说出口的念想。
现在他回四川了。

养父没拦,反而说:"你该回去。
"
两家人现在常串门,饭桌上,四川的腊肉和河北的酸菜,摆一桌。
他成了志愿者,帮人找梦。
有人梦见槐花,有人梦见铁皮水桶,有人梦见一碗热汤面--全是小时候的味道。
最让人心里发酸的,是那个被找到的孩子说:"我小时候,我妈总说,等梨花开,她就来接我。
"
可她没等到。
现在,绵阳把梨花开的那几天,定成"防拐宣传周"。
派出所门口贴着他小时候的照片,旁边写着:
"如果你记得一个梦,别当它是胡思乱想。
它可能是你回家的路。
"
没人知道下一个梦会在谁脑子里亮起来。
但至少,现在有人愿意听了。
有人信了。
有人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