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米深海惊现1600万吨高纯度稀土,而日本则计划明年动用万吨巨轮,试开采这个储量位居全球前三的深海稀土矿。那么日本会成功吗?
据日本海洋机构JAMSTEC宣布,他们计划于2026年1月启用"地球号"钻探船,再用120亿日元特制的管道抽取南鸟岛附近海域5500米深海稀土泥浆,然后在运回陆地并以此提炼出所需的高纯度稀土资源!
这个泥浆抽取的核心技术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扬泥管负压抽吸"法,也就是通过海面上的船只将管路直插海底,每秒可吸泥1.2立方米左右。不过重要的是这个含稀土的泥浆每吨可提取2公斤高纯度稀土,浓度超过5000ppm,是咱们陆地稀土矿的30倍!
这里大家可能要说了,你看稀土储量这么大,浓度又这么高,如果日本成功了,那咱们的稀土优势不就没有了吗?看似如此,但是日本想撼动咱们95%的稀土精炼优势至少有四大难关要闯!
首先第一个就是深海开采的高压关。因为5500米水压可是相当于550个大气压,而抽取的管道则需要承受55兆帕的应力,这已经超越了航天级材料极限。
其次就是台风带来的威胁。因为这个矿区刚好处于台风路径上,且夏季又多台风。飓风带来的十几米、几十米浪高,会让作业船只产生严重偏移,甚至还会有倾覆的风险。
然后就是运输成本的大难题。因为南鸟岛距离东京有1900公里的海运距离,单次运泥成本也因此飙升至8300万美元左右,高昂的运输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稀土提炼大难关。比如脱水能耗就很大,因为这些泥浆含水率超过了90%,预脱水耗能将占总量的60%; 更重要的是这些深海泥含有放射性元素钍,所以提纯之前需要额外的进行核污染处理。而钍分离本身也有技术瓶颈,比如传统溶剂萃取就需要进行多级分离,成本高昂,比咱们陆矿二氧化硒水热固化方案能耗高出足足17倍!
这里还没说辐射防护成本。钍元素衰变会释放γ(加码)射线,需要特定的屏蔽设施与特废处理。总之不管是技术还是成本都是需要逾越的大关。这里还有咱们绝对的稀土提纯技术专利的制约。
不过,若日本2028年真的实现了量产,也确实会带来重大影响!
首先军工稀土供应链将洗牌。因为此时,日本将独占全球近730年需求的镝矿,这时F-35战机也再不怕咱们的断供; 工业领域比如EV电池,特斯拉可以获得稳定的钕铁硼磁材料供应,彻底摆脱咱们的配额限制。
但是这里海洋生态污染才是重中之重的影响。因为深海采矿会释放大量硫化氢毒流,如果处理不当,200公里内的珊瑚礁都面临白化灭绝!
所以日本要想成功,要面临的问题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