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快,转眼2025年已经到了第四季度,还有两个月就要到2026年了,大家在2026年对养老金退休金的关注程度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逐渐加深而加重,而近期人社部近期连续发布的两份重要报告,在社保领域激起了阵阵涟漪,2026年养老金调整轮廓正在这些释放的信号中逐渐清晰,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探讨并分析一下有关于2026年的养老金,还有希望能继续增长么,能按工龄涨吗?

近期,人社部在官网连续发布《绘就全民社保美好新图景》和《兜底线织密网 稳稳托起人民的幸福》两份重要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保事业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报告中说明,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11万亿元,参保人数达10.72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战略储备资金增至3.22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6万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达5.15%,这些硬核数据为2026年养老金继续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6年的养老金调整很大程度上还是会增长,只不过涨幅具体我们还无法完全确定,近几年养老金每年还都是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涨幅却呈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涨幅为3.8%,2024年降至3%,2025年涨幅继续下降,降至2%,那么今年小编大胆猜测一下涨幅可能会在2%左右徘徊。毕竟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保体系,所以说我们的社保基金的"安全底色"变的越来越鲜明,而且2025年正式实施了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进一步缓解了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另外从经济层面来看,2024年全国GDP增长5.2%,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保持稳定,这些良好的经济态势,也为养老金调整提供了一些基础。

那么明年的养老金调整还会按照工龄增长么?首先我们要来一起回顾一下养老金调整,调整方案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步走的方法,而挂钩调整中又分为工龄挂钩和养老金挂钩,所以其实工龄对于养老金调整还是很重要的,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多,这个概念基本正确,在养老金计算中,工龄实质上也被叫做"缴费年限",其中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指1992年-1996年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国企、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未实际缴费但国家承认的工作时间。我们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的计算,尤其是基础养老金部分,与累计缴费年限直接挂钩,例如,同样60岁退休,当地社平工资6000元,缴费指数1.0,工龄30年的人比工龄25年的人每月基础养老金多300元,所以对于养老金和养老金调整来说,工龄都格外重要,缴纳保险的时间越长,工龄越长,养老金和养老金调整都会随之变多。

对于面对2026年养老金调整的变化,我们的退休人员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首先大家可以通过支付宝或者打开"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小程序来查询社保缴费记录,查看有没有漏缴、断缴的年份;还可以提前去社保部门咨询,建议大家提前5-10年就到当地社保部门的"养老保险科"咨询自己的工龄能认定多少,如有断缴,能补缴的赶紧补,补缴后实际缴费年限就多了,养老金也能多拿。

养老金的调整机制犹如一座连接过去贡献与未来保障的桥梁,而工龄是这座桥梁的重要支柱,但非唯一支撑,在"定额+挂钩+倾斜"的调整模式下,那些工龄长、缴费规范的退休人员,将继续在养老金调整中受益更多,每一位退休人员都应提前核查缴费记录,确保工龄认定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2026年养老金调整中稳稳接住这份国家给予的养老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