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是我国周边最广阔的一片海域,但某个国家的航母经常会不请自来,不过就在10月26日,某国的航母战斗群就在南海丢了面儿--有两架舰载军机掉落海中坠毁报销了。

据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媒体10月27日的报道,2025年10月26日下午,平静的南海海面见证了美军两架军机的相继坠落。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上,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于当地时间下午2点45分左右坠入南海,好在机上3名机组人员均被安全救起。

然而仅仅过了半个小时,下午3点15分,又有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不幸坠海,好在两名飞行员从座舱中弹射出去才幸免于难。

目前两架军机的坠机原因至今仍在调查中。但半小时内两架军机相继坠海,这在美军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这一事件也瞬间成为全球焦点。

"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此次现身南海并非偶然。自今年3月26日从加州圣迭戈启航部署到西太平洋,这已经是其长达7个月的"征程",并且很可能是这艘航母退役前的最后一次执勤部署。

到了10月17日,"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海域。从时间节点来看,正值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10月24日启动)的时刻,很可能是美方试图凭借军事存在,在稀土出口管制、关税调整等敏感议题谈判时,向中方施加压力,以获取更多利益。

要知道,美国一直妄图通过军事威慑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尼米兹"号的出现便是这种霸权思维的体现。

而我国南海东部的邻国菲律宾,近年来也一直在配合美国,比如,将苏比克湾海军基地作为推进"第一岛链"战略部署的工具,加强巴丹群岛的军事装备等。所以,"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来到南海,无疑是给这种战略部署"站台",进一步搅乱地区局势。

那么,为何美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的两架军机会在半小时内相继坠海呢?其原因目前虽无定论,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装备自身状况考虑,"尼米兹"号航母已服役多年,其搭载的军机也面临着老化和维护问题。长期的海外部署,高强度的使用频率,使得军机的零部件磨损加剧。若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或者后勤保障出现漏洞,例如零部件供应不及时、维修技术不过关等,都可能导致军机在飞行过程中突发故障,最终酿成坠机事故。

再者,南海地区气候条件复杂,高温、高湿、强对流天气频繁,对军机的电子设备、机械部件都是严峻考验,设备在这种环境下,航母舰载机出现故障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从人员操作层面分析,飞行员的状态至关重要。长时间的部署任务,使得飞行员身心疲惫,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问题。若在起飞、飞行过程中操作失误,比如操作流程错误、对突发状况判断失误等,都可能引发坠机。

而且,不同机型的操作特点不同,飞行员如果在短时间内切换飞行任务,对新机型不够熟悉,也会增加飞行风险。另外,美军近年来人员训练质量有所下滑,训练科目与实际作战需求脱节,部分飞行员实战经验不足,面对复杂多变的南海环境,应对能力欠缺,这也可能是坠机的潜在因素之一。

在外部环境方面,南海周边国家军事力量不断发展,防空识别区的划分、海上权益的维护行动等,都使得美军在该区域的活动受到更多限制和监视。今年10月25日,我国海南海事局就发布通告称将在南海部分海域开展某项任务,任何船舶和航空器都不得驶入,所以美军飞行员也不得不注意。联想到我国歼-16飞行员,能够在东海上空对美军两架F-22玩"桶滚"一锁二,这种压力之下,美军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不免会产生心理紧张情绪,进而影响飞行操作。

美航母"尼米兹"号此次来南海执行任务,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充满挑衅和霸权色彩,而两架军机的相继坠海,无论是装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导致,都给美军以另类的思考,在地区局势本就敏感复杂的当下,某些国家应该少介入为好,免得以后有更多的坠海事故发生。

消息来源:《央视新闻》10月27日报道《两架美国军机在南海相继坠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