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320L二手车直接掉到16万的价格,把不少车主都吓了一跳。三年前,朋友提这辆车花了整整32万,算下来一辆车三年缩水一半,谁碰上都得心疼。今年这样的事其实成了常态。大家身边总有人说自己的燃油车二手市场没人要,车商给的价格低得离谱。调查一圈发现,今年汽油销量一下子跌了近7%,而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已经涨到三千多万辆,新能源换车潮还真是挡都挡不住。

其实家用油车以前最大优势就是修起来方便,售后网点多到随处能看见。出了问题,随便找个修理厂,换零件、做保养分分钟搞定。可最近几年,市场风向变了好多。好多合资厂直接缩减规模,有的甚至退出了国内市场。以前那些维修点,现在大部分都改成了新能源车业务。油车那一套熟悉的服务体系,被冲击得稀里哗啦。说起来,小时候觉得油车靠谱,现在找个专修店反倒难了点。
还有个细节就是加油站变化也不小。前两年一个加油站的加油口全是油枪,现在过去一看,充电桩变多了。某个朋友老家是小县城,他说现在加油口直接砍掉一半,多出来全换成了小绿牌的充电桩。城市里这种变化不算太夸张,但乡镇速度已经很快了。以后的油车,加油也没原来那么方便。

说到养车省钱这事,以前谁家买日系、德系都是奔着保值去的。三年卖出去还能拿个八成价,心里挺踏实。最近行情又变了。新能源车间价格战畅通无阻,油车只能跟着降价。现在谁还敢说自家车保值?新数据摆在这,日系车的三年保值率掉到60%,而有的国产新能源车反而卖得更稳当。油车没落,新能源的保值越来越让人眼红。
有个行业背景也绕不过去,生产线方面巨变。全国一半的油车产线不是暂停就是减产。以前开的那些4S店,路过发现早就换门头了,直接贴上了新能源品牌的招牌。整个产能下去了,配件、售后自然也跟着缩水。想买点原厂零件,有时候还得找半天,别说维修点了,路边小修车铺都不一定干油车了。

油价也是个头疼玩意儿。中国原油靠进口,油费全花在外汇上。推进新能源,国家是下了大力气,目的还真就是调节进口压力,自己多掌控一点。还有政策,环保标准天天变,北京、上海发动个国三进不去市区,广州深圳紧跟着要限制国五。你就算开着没毛病的老油车,可能都得面临年检不过,还得被淘汰。认识有跑2016途观的朋友,车也没问题,排放标一升级,直接被建议报废,说出来是真闹心。
家里有燃油车的都开始琢磨对策。有的老车抓紧蹭个行情卖掉,晚两年怕更不值钱。新车主也有办法,像保养周期拉到最长,省点是点。谁都不敢说后面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不过现在这趋势,明眼人一看就懂。

看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大方向已经很清楚了。电动车这块儿技术越来越成熟,车企、充电桩和服务网络都逐步完善。虽然燃油车一时半刻还不会统统消失,但主角的位置差不多已经交棒了。油车退场,新能源继续猛冲,这几年和朋友聊起来,感慨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