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屡次朝令夕改,发布的公告、签署的文件都可以说不算数就不算数,翻脸比翻书还快。而为了打赢这场对华关税战,他便故技重施,突然再次对华变脸并将拿出狠招,威胁取消之前的豁免并考虑"硬脱钩",这让中美贸易战又一次发生反转。
据环球时报4月15日报道,在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后,特朗普态度又变了,称豁免仅是临时举措,自己将在下周宣布针对进口半导体的关税税率,没有任何国家能在关税问题上脱身。并且他还特意点出了中国的名字,称"中国对我们最差"。
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披露了更多内容,强调尽管美国政府此前宣布对一系列电子设备免除关税,但为了让这些设备最终能在美国本土生产,美国预计将在"一两个月内"出台"特别重点关税",同时对半导体和药品征收行业关税。
实事求是地讲,距特朗普宣布对部分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还不到5天时间,这么大一件事特朗普说变就变,消耗的只是美国的国家信誉。不管他究竟在这件事上有什么主意,连最起码的战略都做不到、动辄朝令夕改,这让注重政策稳定性的企业怎么愿意奔赴美国投资生产?
只能说这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谈判策略,也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体现,唯独和经贸本身没多大联系。外媒普遍认为,特朗普这些言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贸易政策的普遍困惑,给企业经营蒙上不确定性阴影,并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而为了给谈判进一步加码、让己方有对华施压的底气,特朗普这次又授意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使出了狠招。这位华尔街出身的财长扬言,他不排除中美贸易关系破裂的可能。这大概是21世纪以来,美国财长这一级别的官员首次谈及中美经贸"硬脱钩"的潜在可能。
说白了,美方三位头面人物的发言一个比一个激进,招招瞄准中美经贸,甚至已经到了要"脱钩"的程度。不管美方最后有没有这样做,这都已经揭示出本届特朗普政府的下限有多低,以及他们的对外政策有多离经叛道。
在这一关键时刻,中方亦当仁不让。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当前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中方将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这番话充分说明三件事。一是美国滥加关税,的确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了很大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二是中方有信心应对美方挑起的关税战,不会因为白宫的政策自乱阵脚;三是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政策让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中方的态度向来一以贯之。
结合当下形势来看,特朗普一面赞同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沟通,一面又在关税战已经无以复加的基础上,通过豁免以及取消豁免的手段凭空造牌,这着实不是与中方对话和沟通的正确渠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特朗普想靠"极限施压"的策略从中方这里获取让步,算是找错了对象。
总而言之,特朗普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他是美国总统,只要美国内部没人拦着,当然可以靠消耗美国的国家信誉三天两头地撕毁承诺。然而不管他怎么变卦,中方的态度都是明确、坚定的:不想打关税战但也不怕打关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