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没想到,得罪中国后果如此严重,中方小试牛刀,欧洲自乱阵脚

荷兰没有想到,得罪中国的后果如此严重,中方仅小试牛刀,欧洲就开始自乱阵脚了。

在美国的施压下,荷兰接管了原本属于中国企业闻泰科技的企业安世半导体,当初闻泰科技花了340多亿元,让其成为完全的中资控制企业,在中方的经营下,自去年10月开始,安世半导体不仅还清了所有前期债务,业绩更是一路走高,收购之后至今,安世的营业收入增长了60%,净利润更是实现了数倍增长。

如今的安世半导体虽说比不上美国、荷兰等国的芯片巨头,但也算是在半导体领域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中低级别的半导体细分领域,已经成为"霸主"级别的存在,比如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逆变器芯片等方面,出货量和份额都处在顶尖位置。

不仅如此,安世半导体在被中方收购之后,光企业所得税就向当地交了超过10亿元,位于荷兰、德国等工厂,还为当地提供了5000个就业岗位。实际上,安世半导体发展得越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越有利,中企和荷兰方面处在一种互利共赢的良好状态之中。

可是眼看在中方企业的管理下,安世半导体发展一路高歌猛进,荷兰政府在美国的鼓动下,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赶走中国籍的CEO,妄图直接将该企业据为己有。

没想到中方反制速度如此之快,中国商务部随后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虽然总部设在荷兰,但安世半导体最大最重要的后端封装测试工厂,设在中国。欧洲工厂生产出来的晶圆,都必须运到中国来,进行封装测试后,变成成品芯片,再销往世界各地。

中方一声令下,安世半导体位于荷兰的公司,生产出来的晶圆以及已经完成封装的芯片,都无法出口,没法出口就不能盈利,不盈利公司就无法运营下去,荷兰手握着一个无法盈利的企业作用就不大了。

与此同时,欧洲的主要车企,宝马、奔驰、大众等在中低端的半导体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安世半导体,且一时半会找不到可以平替安世半导体出货的企业。所以,荷兰政府的这波明抢操作,惹怒了中国不说,把欧洲其他国家的车企也得罪了,欧洲整个汽车行业开始自乱阵脚。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直接站出来警告,说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可能几周内就耗尽,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

荷兰政府听信美国的蛊惑,下了一招臭棋,如今把自己搞得骑马难下,不得不联系中方寻求解决方案。

就在欧洲车企因为从安世半导体拿不到货而着急的时候,安世半导体位于中国的子公司解除了禁令,允许中国的子公司恢复向中国经销商供应半导体,供货范围仅限于中国市场,而且所有销售款项必须用人民结算。

中方的这波操作,既缓解了中国境内,安世客户的供货紧张问题,又防范了欧洲企业拿到货,同时提高了人民币结算的份额,增强了中国子公司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可以预见的是,即便荷兰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在该国的总部,没有中国境内子公司的支持与合作,短期内很难顺利开展相关业务,后续可能又会回到经营困难的老路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