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挂断电话,欧盟就翻脸,制裁16家中企,扬言动用贸易"核选项"

刚挂断打给中方的电话,欧盟就翻脸不认人,一口气制裁16家中企,并扬言动用贸易"核选项"对付中国。

欧盟这事干的真不地道,如此消耗中欧之间的战略互信,后果可不止是中国单方面承担,24小时内,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和欧盟贸易和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陆续致电中方,就安世半导体、出口管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经贸领域的重点议题交换意见,实际上就是寻求中方高抬贵手,不要在稀土、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继续对欧洲国家实施反制。

为此,欧盟贸易和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还向我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发出访问邀请,希望他尽快访问欧洲,与欧方就关切的议题进行当面会谈。

同时承诺欧盟无意升级贸易紧张态势,不希望在被中方反制,强调迅速解决问题对欧盟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中方并不打算在稀土管制问题上作出妥协。王文涛部长在视频会议中告诉谢夫乔维奇,中方近期的管制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中国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且中国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

中方公布的稀土管制"三步走",如今只进行到第一步,后面分别于11月8日生效的,针对重稀土、锂电池负极材料等的管制,尚未开始。12月1日开始推行的,针对所有含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出口许可制度,也还没开始发力。

因此,在没有看到"稀土牌"打出去的效果之前,中方是不会轻易收回成命的。

或许欧盟通过与中方的这通电话,试探出了中方的坚定立场。于是,挂断电话后,欧盟就对华翻脸了,开始着手对中国发动制裁和报复。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各成员国已批准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本轮制裁有4家中国石油行业相关企业被列入制裁清单。另外,还有12家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企业,被欧盟列入制裁实体。这不是欧盟第一次中企列入制裁清单,但被认为是造成影响最大的一次。

欧盟在对俄制裁中,一次性波及16家中国企业,完全是有意为之。欧盟方面不准备善罢甘休,该组织于10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领导人峰会,主要是讨论在中欧未能达成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稀土管制如何实施报复行动。

欧盟两大"领头羊"法国和德国,表态愿意支持欧盟对中国的报复选项,德国甚至扬言要对华动用贸易"核选项",即启动"反胁迫"机制。

欧盟在该机制下,可以动用的工具包括航空部件、旧式深紫外光刻机以及高精度轴承等,欧洲妄图通过限制与中方在这些领域的贸易往来,来报复中国。与此同时,欧盟还打算与G7国家协调合作,以摆脱对华稀土依赖。

欧盟需要明白的是,破坏对华关系相对容易,但中欧之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欧方摆出脱钩断链的架势对付中方,最终是损人不利己。在中美贸易战没有尘埃落定之时,欧盟不要贸然行事,否则造成的严重后果,欧盟恐怕很难承担得起,奉劝欧盟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