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再借我20万,他账户解冻就能飞回来娶我。

"--王女士第7次说出这句话时,老两口的退休金存折已经见底。

半年里,他们眼睁睁看着女儿把115万打进一个"英国离岸户头",却连那位"准女婿"的真人都没见到。

视频里永远西装笔挺,背景虚化得像抠图;说自己在曼彻斯特有套别墅,却拿不出一张房本照片;承诺"外币转账延迟",结果延迟到警方都立案了。

最离谱的是,王女士不信警察,信语音。

对方一句"Honey,I missyou",她就能转身跟父母翻脸,砸电视、摔手机,吼"你们就是想断我幸福"。

郑州警方10月通报把遮羞布彻底撕开:

1. 英国地址是假的,地图上连门牌号都不存在;

2. 所谓"外币账户"是塞舌尔注册的空壳公司,流水全是同伙互转;

3.同一时间段,他用同一套话术同时吊着5个女人,王女士只是金额最大的那条鱼。

记者挨个儿给另外4人打电话,对面一开口全是:"他也说父母在剑桥养老?

"--得,剧本连标点符号都没改。

心理师后来跟了两天,给出结论:典型的"认知失调+赌徒陷阱"。

翻译成人话就是--她已经押了太多,不敢承认押错,只能继续押,直到桌布被掀。

老两口现在每天做两件事:

- 去银行打印流水,多一页就心疼一次;

- 把护照藏进米桶,生怕女儿半夜飞伦敦。

警方提醒了三次:别再打钱,再打就是帮骗子销赃。

王女士红着眼回:"他说了,最后5万就能解冻,你们不懂爱情。

"--行,爱情真贵,115万买个电子语音。

最新进度是,男方彻底失联,微信头像灰掉,连"Honey"都不装了。

栏目组把素材剪成上下集,预告片里放了一句弹幕:"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

有人评论区问:到底怎么防?

- 要房本?

让他举着当天报纸拍照,PS 再牛也改不了窗外天气;

- 要学历?

学信网验证码一分钟生成,造不了假;

- 大额转账?

合同、借条、律师见证三件套,少一样就当没这笔钱。

最简单的一条:凡是"外币到账延迟"的,直接拉黑,延迟个鬼,SWIFT系统再慢也慢不到三个月。

王女士还在家闹,说要去英国驻沪领馆门口绝食。

她妈抹着泪劝:"闺女,你先绝个早餐试试,人家骗子可不会给你送粥。

"

一句话,爱情可以盲目,转账必须睁眼。

真遇到"跨国王子",先问自己三句:

他那么好,为啥偏偏轮到我?

我图他感情,他图我啥?

要是最后人财两空,我能不能扛?

扛不住,就把手机放桌上,深呼吸三次,把"Honey"翻译成"骗钱",把"I missyou"翻译成"再汇20万"。

瞬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