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我方将美国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等3家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单,禁止这三家公司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这3家企业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不得不说,我方这一招让日薄西山的美国造船业雪上加霜。在我方制裁的这三家公司中,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是美国当前最大的军用造船企业,该公司拥有英格尔斯造船厂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两大造船厂,其中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美国当前唯一能建造核动力航母和核潜艇的船厂,承担了美军现役全部11艘航母的建造任务,并参与新一代福特级核动力航母项目。它的产品线涵盖了航母、驱逐舰、两栖登陆舰、核潜艇等全谱系海军装备。
此前,由于日韩造船业的崛起,加上美国政府正式停止了针对美国造船业的长期补贴与金融支持,直接导致美国造船业规模不断下降,船舶产业彻底衰落。现在能维持美国大型军用舰艇造船订单的就是英格尔斯工业公司下属的两大造船厂。
在我方针对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的制裁当中,限制了该公司在我国的进出口以及相关投资,就等于直接卡住了美国相关造船业进口我国相关产品部件的可能性。
要知道,根据美国的相关调查,美军有近1000款武器系统依赖我国提供的零部件产品,超过两万个零件需要从我国进口。而对于美国的军用船舶产业而言,大型军舰上的机电设备根本离不开稀土材料冶炼出来的相关产品。
最关键的是,在2019年,特朗普还没有和我国大打贸易战时,这家被制裁的公司曾为下属的英格尔斯造船厂,从我国进口了一个起重70000吨的浮船坞。
现在,随着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被制裁,这个起重约7万吨的浮船坞失去了从我方获得后续相关保养维护服务,以及针对该船坞后续的零部件供应。这意味着,这个7万吨的大船坞,一旦出了问题就只能被空置在船厂。
此外,由于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失去了从我们这里获得大量零部件产品的进口能力,以及在我国的投资权利,直接导致该公司的造船成本直线上升。一方面该公司可以从我国直接进口相关零部件,从而以远低于美国本土制造的成本获得相关配件;另一方面,该公司可以直接在我国进行投资,通过设立相关子公司,更为便捷地定制军舰武器所配套的相关产品零件,或者通过直接投资相关企业的方式,大幅降低船舶子系统的生产成本。
而当我方将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之后,这种最为便利的零部件获得途径直接被堵死了。同时,也意味着该公司无法获得我方企业在船舶方向的任何出口产品,连第三方转口贸易都不行。
我方这一次对美国造船业的"卡脖子"行动,可谓是精准的达到了美国造船业的七寸。而在此前的1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了振兴美国的造船业一度对我方的造船业发起了301调查。
今年4月份,又宣布要对我方船舶征收高额的港口停靠费。8月份,美国又准备寻求日韩,重新投资美国的造船业,以恢复美国造船业的能力。美国的这一连串动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恢复美国的造船业,来减缓美国海军舰艇的"退步"速度。
没错!美国海军现在在"退步"。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由于美军军改方向失误,加上军费奢侈糜烂,四处穷兵黩武,导致美国海军的力量不但没有获得进步,反而还出现了退步!
大型水面舰艇过于老化,新入役舰艇不足,以至于远洋舰队决战的力量在消退。最关键的是军用造船能力断崖式下跌。当前,与美军的军舰建造能力相比,我方在军用舰艇的建造产能是美国的230倍。
现在,美国想要提升海军军舰的建造能力,所选则的升级路径就是,首先解决美国本土造船厂存在的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在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后,再提高美国造船厂的产能,进而培养出更为合格的造船工人。在当前美国国内造船厂根本无法补充合适的足够数量的技术熟练工。
这也就是为什么英格尔斯造船厂会选择进口我们7万吨浮动船坞。当前老化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足以承担美国现在迫切的舰队更新换代任务,美国的军用造船厂也迫切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扩大产能,进而培养更多的熟练工人。
但是,由于我方将该公司纳入实体清单,直接导致美国现在最大的军用造船厂之一难以获得我方的零部件。所谓通过升级基础设施,提高船厂产能,培育更多工人,最后"让美国造船业再度伟大",这一产业恢复路径的难度直接提升了好几个层次。
不过,这也不得不说是美国自身的"因果循环"。此前美国利用自身的供应链和产品技术,动辄当作制裁工具,打击他国产业。而现在美国自身的关乎国运的造船业也终于尝到了被制裁的苦果。而在这种制裁下,美军想要实现重建造船业的目标更是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