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政坛可真是像开锅的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谁都没有想到,石破茂还是撑不住了,终于走到了辞职的那一天。9月7号下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官邸开了紧急记者会,宣布自己辞去自民党总裁,也就等于不再当日本首相了。这事一下子成了日本政坛的大新闻,媒体和民众议论纷纷。
石破茂为什么辞职呢,其实大家心里也有数。自从他上台那天起,这个位子就一直是"烫手山芋",谁坐上去都不轻松。去年10月底,石破茂刚上台一个月就丢掉了众议院,这在日本历史上几乎没有见过。紧接着,11月他带领的内阁集体辞职,结果当天下午又被选回来了,重新当上了首相。可见他的执政路一点都不顺,波折不断。
其实日本政坛混乱由来已久,石破茂不过是碰上了一个最难的时候。2025年本来就是多事之秋,外有美国特朗普卷土重来,让日本压力山大,内有中日关系紧张,因为2025年还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谁来当首相都得"背锅"。聪明人都不愿意这个时候上台,结果最后轮到了石破茂。可石破茂刚背完锅,又被党内各大派阀联手"逼宫",他一度还想死撑到任期结束,结果还是顶不住压力。
其实石破茂辞职早有苗头。7月20日那场参议院选举,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起来都没拿到过半席位,这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头一回,堪称"历史性惨败"。党内支持石破茂的人本来就少,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党外也不省心,中日关系再度紧张,美国又不断施压,石破茂成了里外不是人。石破茂自己说,"当首相太累了,没什么开心的事",这话说得也蛮实在。
更有意思的是,石破茂辞职的过程也很有戏。菅义伟和小泉进次郎深夜前往官邸,一个来递话,一个来施压。菅义伟只待半个小时,点到为止。小泉进次郎则和石破茂谈了两个小时,来回拉扯。最终石破茂顶不住,宣布辞职,还说不再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那么问题来了,下一个日本首相到底会是谁呢,外界猜得最多的有三个名字。一个是小泉进次郎,一个是高市早苗,还有一个是林芳正。小泉进次郎是小泉纯一郎的儿子,出身政治世家,年纪轻,才44岁,算是日本政坛的"星二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了硕士,还在美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做过研究员。小泉进次郎这几年在自民党里职位也不低,曾经当过农林水产大臣,还主张废除核电,搞过环保。他对华态度比较强硬,但整体上还有点"务实派"的味道。
高市早苗就不一样了。这位女政治家是自民党里出了名的鹰派,主张修宪,把自卫队改成"国防军",对中国态度非常强硬。她还时不时参拜靖国神社,发表一些极端言论,经常在台湾、钓鱼岛等问题上叫板中国。如果她上台,估计中日关系会"火上浇油",摩擦只会越来越多。高市早苗还有个特点,就是她很会用媒体,形象鲜明,说话很有分量。不过,她能否突破日本政坛"男权壁垒"还不好说,毕竟日本社会对女性当首相还是有些成见的。
林芳正则是"知华派"的代表,做过外相、内阁官房长官,和中国政坛有不少交情。他主张和中国搞好关系,比较讲求实际。林芳正算得上"政策通",在自民党里名声不错,但影响力还稍显不足。如果他当选,可能会延续石破茂的某些政策,对中日关系有一定缓和作用。
不过,外界普遍认为,这一次最有可能上位的是高市早苗。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是她在党内资历深,去年总裁选举时差点就胜出,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自民党内部现在也在寻求"新面孔",高市作为女性首相候选人,有可能打破日本政坛一直以来的"男主外、女主内"格局,为自民党带来新气象。
当然,小泉进次郎也不是没有机会。他年轻,精力旺盛,形象阳光,是不少日本青年选民的偶像。去年总裁选举,小泉在国会议员票和地方票里都拿了不少分数。只不过,他的政策主张还不够鲜明,党内老一辈对他也有些保留。林芳正虽然有经验,但党内"人脉"稍弱,更多像是"备胎"。
不管谁当选新首相,日本政坛的混乱都不会很快结束。自民党现在众参两院都不是多数派,执政基础不稳,新首相推行政策阻力会很大。党内派阀之间的角逐只会更加激烈,谁都想争一口气。外部还有民粹政党在虎视眈眈,趁机吸引选民,形势可以说是"乱中有乱"。
说到对中方的态度,这次最值得警惕的还是高市早苗。她对中国向来不友好,动不动就发表一些刺激性言论。她主张加大国防投入,推动日本安全同盟向"准军事同盟"转变。要是高市上台,中日关系肯定会遭遇新一轮冲击。她不仅会在台湾、钓鱼岛等敏感议题上挑事,还可能带动日本社会右倾化,给中日关系添堵。
小泉进次郎虽然也不算"亲中",但他的对华政策更偏向制度化、理性化,有时候甚至愿意和中国在气候、环保等领域合作。他上台的话,双方还有一些"谈"的余地。林芳正就更不用说了,他一向主张中日友好,强调多边合作,比较讲求实际利益。
这几年中日关系本来就不太平,石破茂任内,中方和日本虽然签了不少合作协议,但一遇到敏感问题立刻就会翻脸。日本政府还曾公开喊话别的国家,不要去中国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导致双方关系更紧张。美国在背后不断搅局,日美贸易谈判也是一波三折,特朗普还要求日本多买美国货,增加能源进口。
日本首相这个位子,说白了就是"高危职业"。安倍晋三遇刺后,这个岗位压力更大,谁坐上去都像走钢丝。石破茂本来想撑到任期结束,结果还是被党内外的压力逼下来。新首相上台后,日本政坛大概率还会继续乱下去。自民党没了绝对优势,决策过程会更加拖沓,什么事都得和在野党磨来磨去。
未来一段时间,最受关注的还是自民党总裁选举。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的对决,已经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两个人去年就有过交锋,这次再碰头,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准。高市早苗如果胜出,日本很可能会迎来首位女性首相,这在日本历史上还是头一回。小泉进次郎如果上台,则会成为日本最年轻的首相。两人都代表着"新气象",但路线差别很大。
政坛风云变幻,就像天气预报一样,说变就变。日本未来会往哪儿走,很大程度上就看这次总裁选举的结果了。无论谁上台,对中国来说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高市早苗,如果她真的成了首相,中日关系的摩擦点只会更多,合作的空间会变小。中国要有心理准备,提前应对各种可能。
总结来说,石破茂辞职只是日本政坛动荡的一个缩影。新首相即将登场,但他或者她能否稳住局面,还要打个问号。高市早苗呼声最高,但要闯过党内外的种种关卡也不容易。小泉进次郎、林芳正等人虎视眈眈,局势还有不少变数。对中国来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才是上策,未来的日子里,要多一分警醒,少一分侥幸。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但也得提前修好桥,别让对方把桥炸了才追悔莫及。
日本政坛这盘棋,眼下还没走到终点,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对中国来说,关注局势变化,提前做好准备,才不至于被动应对。毕竟,世界风云变幻,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