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Defencesecurityasia》2025年7月17日报道,过去30年里,印度空军共损失534架各型军用飞机,造成至少152名飞行员死亡。
这些战机涵盖战斗机、教练机、直升机乃至运输机,事故数量之多,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极为罕见。
其中责任最集中的机型,是已服役超60年的苏制米格-21飞行棺材战斗机,这款战机早在冷战初期就已开始服役,虽然印度对其进行过数次现代化升级,但其核心结构与飞行安全标准早已落伍。
此外,还有源自1970年代的美洲虎攻击机,同样因为机体老化、多次坠毁造成飞行员伤亡。
印度战机坠毁
而在面对这一令人震惊的坠机数字时,印度国内和媒体舆论往往倾向于系统性甩锅。
大量报道将事故原因集中归结于装备老旧、备件短缺、采购制度拖延等因素,并强调飞行员为受害者。
确实,从米格-21、米格-29、美洲虎,再到因维修问题频频停飞的国产光辉战机,这些平台的确存在明显问题,但各类事故调查几乎很少提及人为操作错误、训练机制不足等因素。
在2021年印军总参谋长拉瓦特将军坠机事件中,调查报告虽然归因于空间迷失造成的可控飞行撞地,但对飞行员是否提前规避风险、飞行调度是否合理等问题几乎只字未提。
这种只谈飞机、不谈人的倾向,看似维护了飞行员形象,但也掩盖了管理与训练存在的问题。
印度战机坠毁
除了老旧飞机和表层甩锅外,印度空军空难频发的原因远比表面更复杂。
印度军工体系长期依赖外国供货,在技术维护和零件更换上受制于人。
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米格系列的配套零件频繁断供,使得许多战机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维护状态。
而印度国产化项目进展极慢,光辉战斗机已经成为笑话。
此外,印度飞行员的训练流程也存在问题,从初级训练开始就需操作风险较高的老式飞机,一旦出现技术故障,飞行员往往缺乏必要的应对机制。
除此之外,多型国产直升机设计问题频繁坠毁,即便是在民航系统,过去五年也发生了数十起发动机中途停机事故和至少17次"Mayday"紧急呼叫。
这些数据表明,印度的问题不是哪一型飞机的短板,而是整体航空安全与操作标准的缺陷。
印度民航客机坠毁
现在印度准备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来个一步到位,引入五代机。
据悉,美国正准备在未来几个月内向印度提出F-35A出口方案,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推动苏-57E联合生产方案。
在印度看来,好像只要获得先进的五代机,解决了飞机老旧的问题,摔机问题也就解决了。
不过此举很快引发了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弹。
在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西杜元帅访美期间,他直接向美方表达反对向印出售F-35的立场,并警告这将破坏地区战略平衡。
巴基斯坦当然难以阻挡美国插手,但即便印度成功引进F-35或苏-57,也不意味着其空军体系就此脱胎换骨。
更先进的战斗机,必然要求更高水平的维护保障,更严密的飞行标准。
而这些,恰恰是当前印度空军所缺乏的。
过去30年里500多起事故,暴露的不是一两型飞机的缺陷,而是从顶层战略到末端操作的全链条性问题。
即便再先进的五代机,一旦缺乏有效管理和安全意识,也极可能重蹈米格-21、美洲虎的覆辙,变成"第五代飞行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