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眼瞅着中国一步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美国做梦都想夺回这一领导地位,可在被特朗普政府"断粮"之后,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这家反华智库的分析评论网站《战略家》( The Strategist)上,出现了一篇评论文章,却"泼了一盆透心凉的冷水"。

11月24日,美国咨询公司"国际政治风险分析"(International Political Risk Analytics)创始人兼总裁萨米尔·塔塔(Samir Tata)发文指出,美国根本无法追赶上与中国的制造业差距。

塔塔举例说明,尽管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仍略逊美国,但制造业规模却比美国高出许多。未来20年,即便中国和美国保持同等经济增速,制造业产值仍然会高于美国,更不用提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必然高于美国,届时中美制造业的规模差距将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翻一番。

特别是,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去年中国的数据已经比美国高出30%,如此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约8.4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产值只有区区2.6万亿美元,差距将更为明显。

因此,文章认为,美国想要追赶和中国的制造业差距纯属"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即便未来20年中国制造业不再有任何增长,美国制造业也要以每年6%的惊人速度增长,这绝无可能。

10月9日,美国纽约州斯林格兰兹,普拉格能源公司(Plug Power)的制造工厂。 视觉中国

文章首先援引世界银行的数据称,2024年,美国的GDP为29.2万亿美元,比中国的18.7万亿美元高出60%。然而,中国的制造业规模高达4.7万亿美元,占GDP的25%,比美国的2.9万亿美元(占GDP的10%)高出60%。简而言之,美国的经济形势令人担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美国2025年和2026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和2.1%。

这份报告还预计,中国经济在2025年将增长4.8%,比一年前的预测上调 0.3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得益于财政扩张、国内消费回升以及外贸提前布局,中国经济在近几个季度的表现好于预期,有力抵消了贸易不确定性和关税上升带来的压力。

文章指出,如果美国保持2.125%的年均增长率,并且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每年增长0.25%,20年后,其GDP将达到约43.8万亿美元,制造业产值将达到6.6万亿美元,占GDP的15%。

假设中国预计的年均GDP增长率也和美国的2.125%一样,且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20年后,中国的GDP也将达到约28.1万亿美元,制造业产值将达到7万亿美元,仍然略高于美国。

当然,如果中国能够保持4%左右的预期经济增长率,那么20年后,GDP将达到约41.1万亿美元,尽管届时仍略低于美国的经济规模,但制造业产值将达到约10.3万亿美元,这比美国高出约50%。

目前,中美制造业规模差距约为1.8万亿美元,而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这一差距将几乎翻一番,达到约3.7万亿美元。

文章作者强调,以上有关GDP的分析或许还略有不妥,事实上,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或许更合适的衡量标准是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例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进行"国家安全评估"时,通常就使用这一指标来衡量各国的经济实力。

根据CIA的预测,2024年,中国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GDP为33.6万亿美元,比美国的25.7万亿美元高出30%。由于中国制造业占据经济总量的25%,按此计算,中国制造业的产值约为8.4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仅占其GDP的10%,按此计算,美国制造业的产值仅为区区2.6万亿美元。

"在可预见的未来,想要弥补这5.8万亿美元的制造业差距,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文章最后的这番假设或许更令美国人"绝望"--"假设未来20年中国制造业零增长,那么想要弥补制造业差距,美国制造业需要以每年6%的惊人速度增长,这根本不可能。"

这篇文章发表在ASPI的网站上,而这家澳大利亚智库素来被称为是"披着学术外衣的反华急先锋",是出著名的反华智库,该研究所一直标榜为"独立智库"、"学术研究机构",但实际上长期受金主指使和操控,此前就炮制了大量臭名昭著的涉疆、涉华谎言和虚假信息。

资料显示,ASPI成立于2001年,其2020至2021"年报"显示,来自澳大利亚政府及其盟友国家政府以及军工产业的经费占到了该智库总预算的87%,其中,美国国务院更是其海外经费最大的来源。该"年报"显示,美国国务院提供的两笔费用合计约158万澳元,占该智库2020至2021年度海外政府经费的80%。

不过,自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其政府大砍对外援助资金,令一众机构叫苦不迭,这其中就包括ASPI。该研究所人士此前向《华尔街日报》抱怨,美国政府的"断粮"已导致该所被迫停止了与中国相关的所谓研究和数据项目,这些项目价值约120万美元,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和技术问题。此外,该研究所还乞求其他国家政府"站出来提供支持",引发舆论嘲讽。

值得一提的是,ASPI的《战略家》网站上标明,该网站上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SPI的立场。

今年10月18日,美国"政客新闻网"也曾发表评论文章中称,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已陷入自我矛盾的困境。

文章称,关税推高了美国制造商扩张所需的原材料和进口设备成本,新的签证和移民政策可能缩减人才供给,加剧制造业技能工人短缺问题,而白宫推动的开支削减则威胁到企业回流所需的补贴,导致补贴环境不稳定,甚至特朗普政府内部都存在左右互搏的政策,导致资金项目被暂停审查。以至于不少企业抱怨,他们压根不知道应该围绕哪种"美国优先"政策进行规划。

代表300多家企业的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公共事务高级副总裁斯宾塞·彼得森表示,制造商"完全支持"特朗普重建国内产业的目标,但人们发现政府的政策有时与目标背道而驰。

"我们真不希望这成为一种进一步退两步的解决方案。"彼得森这样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