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州的斯塔罗-康斯坦丁诺夫空军基地突然传出两声巨响。俄军连续两天动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精准命中了这个北约为乌克兰重点升级的军事枢纽。乌克兰空军自己承认,面对速度达10倍音速的"匕首"导弹,他们部署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根本无能为力,2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无一被拦截。
另外,俄军的矛头还对准了乌克兰的能源命脉。除了炸了切尔尼戈夫州的生物能源热电厂,还对基辅、哈尔科夫等城市的变电站发起攻击。乌克兰能源部近日通报,全国每天停电12小时的情况要持续数周。就此情况看,前线乌军的取暖设备、通讯器材都快成了"摆设",这个冬天对他们来说恐怕会格外难熬。地面战场上,波克罗夫斯克(乌军称"红军城")的战况更是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截至11月10日,俄军已经控制了这座城市大部分区域。更严重的是,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画面显示,乌军出现了冲突爆发以来最严重的集体投降,一批批乌军举着白旗走出掩体,其中还有不少外国人,经核实是来自波兰、英国、加拿大和法国的雇佣兵。要知道,俄国防部早有统计,俄乌冲突至今,共有超1.1万名外国雇佣兵赴乌参战,其中美欧籍占比最高。

再看特朗普这边,他的焦虑已经藏不住了。2024年大选时,特朗普就喊出"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的口号,现在重返白宫大半年,别说结束战争,连停火谈判都没推动起来,民主党议员天天拿这事攻击他"言而无信"。为了扭转局面,几日前,特朗普又突然对外宣布,希望继续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与普京会晤,而且"会晤细节正在讨论中"。3天后,他在白宫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时,更是连着4次强调"俄乌冲突将在不久的将来结束",还说自己化解过8场国际冲突,这次对俄乌冲突,也能做到。但明眼人都知道,特朗普急着谈,不光是为了兑现承诺,更怕俄军再赢下去,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会彻底下滑。现在已有几个欧洲国家私下表示,要是俄军拿下整个顿巴斯,就考虑和俄罗斯恢复能源贸易,这可是美国最不想看到的。
更麻烦的是,特朗普政府内部对援乌的分歧越来越大。美国国防部提交的"2026财年援乌预算"被国会打回,理由是"看不到援乌的明确效果"。特朗普自己也对给乌克兰送武器犹豫了,之前泽连斯基想要"战斧"巡航导弹,特朗普犹犹豫豫地最终拒绝,说"这会让美国卷入战争"。现在泽连斯基要"爱国者"防空系统,特朗普也没松口,只说"得先看谈判进展"。说白了,特朗普想让俄乌都按美国的剧本走,但俄军在战场占着优势,普京不可能轻易让步。而泽连斯基也怕谈判丢领土,不愿妥协,这弄得特朗普想当"和事佬",怕是没那么容易。

最后看泽连斯基,他现在已经把美国当成了"救命稻草"。北约那边,早就明确说"不会派兵参战";欧洲国家也开始"摆烂",德国虽然交付了"爱国者"系统,但拒绝再追加;法国说"幻影-2000战机已送完,没多余的了";英国更是直接削减了30%的援乌资金。泽连斯基心里清楚,乌克兰的战争资源早就见底了。所以泽连斯基最近对美国的态度,堪称"软硬兼施"。一方面,他在采访中说"全世界都怕特朗普,但我不怕",还否认"特朗普向他扔地图"的传闻,反复强调"美乌是盟友",想拉近和特朗普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加码求援。现在的局势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俄军在战场上占着明显优势,特朗普急着促和谈,却面临内外阻力,泽连斯基求助美国又处处受限。

总之,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造成了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双方伤亡以百万计数。虽然特朗普说"冲突会很快结束",但从目前的局势看,只要俄乌在领土问题上没达成共识,战争就很难真正停止,特朗普牛皮又吹大了,我们就拭目以待吧。